[发明专利]用于警告便携式通信设备用户有关输入呼叫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8803519.7 | 申请日: | 199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251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9 |
发明(设计)人: | W·R·奥斯波恩;D·R·伊尔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天正,李亚非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警告 便携式 通信 设备 用户 有关 输入 呼叫 系统 | ||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警告便携式通信设备的用户有关输入呼叫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个利用分开的附属部件警告便携式通信设备的用户有关输入呼叫的系统,其中该附属部件专门与此便携式通信设备相链接。
2.相关技术描述
触觉型警告系统在用于不使用声和光而引起个人注意的技术领域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如,此类系统已被用作聋/盲人所使用的门铃(例如,给予McRae等人的美国专利4,731,603)以及电话(例如,授予Zielinski的美国专利4,421,953)。这些警告系统典型地包括一个发送器,用于将一个信号发送给通常由个人所佩带的一个接收部件,于是接收部件进行振动或另外提供一个警告信号,表明有人在门口或接收到了一个输入呼叫。尽管前述的触觉型警告系统对于它们预期的目的是有用的,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其中的物理限制,它们仅仅限于某个确定的地点。
在便携式通信设备情况下,警告系统必须具有随用户移动的能力。这个问题在授予Wavroch等人的美国专利5,404,391中已得到部分解决,其中公开了一个用于蜂窝电话的输入呼叫警告系统。需要明白的是在那里的此类警告系统与所使用的蜂窝电话是物理分开的,并且不与蜂窝电话进行有线连接。更明确地,Wavroch等人的系统被调谐成能接收一个载波信号,该信号由蜂窝电话在接收到一个寻呼信号时在一个话音信道频率上进行发送。载波信号接着用于启动一个触发装置以及一个与之连接的警告装置。然而,已经发现,当任何发送器在话音信道频带中的一个频率上进行发送时,在邻近此频带的频率中,或者在此频带的频率谐波中,将发生错误的警告。这可以是一个使蜂窝电话使用者遭受挫折的经常的原因,特别是在存在多个其他的蜂窝电话的环境中。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警告系统,其中该系统专门与此便携式通信设备相链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警告系统,其中一个物理上与便携式通信设备分开的附属部件在便携式通信设备接收到一个输入呼叫时将提供一个警告信号。
本发明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警告系统,其中一个物理上与便携式通信设备分开的附属部件与此便携式通信设备具有一个无线链接。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警告系统,其能够向此便携式通信设备显示识别输入呼叫源的信息。
本发明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警告系统,它自动地确定:是将到达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输入呼叫分派入一个语音信箱、应答该呼叫、还是不应答该呼叫。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警告系统,其中当警告系统供电时,由便携式通信设备提供的警告信号可以自动地或可选地被关闭。
当与下面的附图一起,并参考以下描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发明概述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输入呼叫警告系统,其中包括:一个物理上与便携式通信设备分开的用于提供警告信号的附属部件,一个在便携式通信设备和附属部件之间的无线链路,以及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工作电路有电连接的电路,当便携式通信设备接收到一个输入呼叫时,此电路专门用于在无线链路上向附属部件提供一个消息,该消息使附属部件启动警告信号。此电路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保持和终止该电路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工作电路之间的电连接的接口,一个用于在无线链路上专门向附属部件发送消息和专门从附属部件接收消息的收发信机,以及用于监视便携式通信设备对输入呼叫的接收并响应此事件而启动收发信机发送消息的控制逻辑。附属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用于在无线链路上专门从该电路接收消息和专门向该电路发送消息的收发信机,一个在启动时能提供警告信号的换能器,以及在附属部件的收发信机通过无线链路接收到消息时用于启动换能器的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公司,未经艾利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3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