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采用纤维复合材料制的头部模件的铁路车辆无效
申请号: | 98805478.7 | 申请日: | 199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83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哈特穆特·卡斯滕森;贝恩德·霍珀;厄休拉·瓦格纳;伯克哈特·利森博格;欧文·施梅尔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姆勒-克莱斯勒铁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4 | 分类号: | B61D17/04;B61D1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兆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纤维 复合材料 头部 模件 铁路车辆 | ||
1.铁路车辆,有一个预制的并与底架连接的车体模件和一个用纤维复合材料预制的头部模件,其特征为:—底架(3)面朝头部模件(12)的接缝区配备有补偿高度公差的装置(5);—车体模件(2)面朝头部模件(12)的接缝区至少在车体侧壁(9)的范围内 设计为有纵向和横向公差补偿装置(连接腹板7和连接腹板8)的连接 边;—头部模件(12)有面朝车体模件(2)和底架(3)的头部模件端壁和头部模 件侧壁(13、14)的连接边,它们有组合在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增强型材 (18、19);—头部模件端壁和头部模件侧壁(13、14)借助于产生预紧力和支承在增 强型材(18)上的紧固件(20)抗剪刚性地与底架(3)连接;以及—至少头部模件侧壁(14)借助于产生预紧力和支承在增强型材(19)上的 紧固件(21)与至少车体侧壁(9)抗剪刚性地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在头部模件(12)与车体模件(2)的接缝区内只是在车体侧壁(9)与头部模件侧壁(14)之间构成抗剪刚性的连接,车体顶(10)和头部模件顶(22)的连接边设计用于粘结并借助于弹性粘结装置(11)互相接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头部模件(12)的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至少由一种芯体材料(15)和至少盖在两侧的具有定向纤维结构的纤维复合材料组成的夹层式层压制品。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增强型材(18、19)胶合在头部模件(12)的纤维复合材料内并被盖在两侧的层状结构(16和17)包围。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增强型材(18、19)用轻金属制造。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补偿高度公差的装置(5)是一个可从底架(3)上机械加工的材料加工余量部分。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车体模件(2)有连接腹板(7和8)的部分是车体端部型材(6)。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车体端部型材(6)是一种与铁路车辆(1)外形匹配的空心型材。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车体端部型材(6)是一种空心的轻金属挤压型材。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车体端部型材(6)背对头部模件(12)的部分设计用于与纵向和横向公差补偿装置连接。
11.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至少连接腹板(8)作为分开的部分可装在车体模件(2)上。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为:第二块连接腹板借助于装配辅助装置(25)安放并固定在连接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姆勒-克莱斯勒铁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戴姆勒-克莱斯勒铁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54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