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1,3-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805679.8 | 申请日: | 199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25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N·W·博阿兹;M·T·科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斯曼化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45 | 分类号: | C07C45/45;C07C49/12;C07C49/76;C07C69/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蕴和 |
地址: | 美国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羰基 化合物 方法 | ||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1,3-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涉及酮与酯或碳酸酯的缩合反应,分别形成1,3-二酮或β-酮酯(ketoester)。这类1,3-二羰基化合物可以用作合成杂环的原料或中间体、用于氯化聚合物(如聚氯乙烯)、或废弃萃取剂的共稳定剂(costabilizers)(美国专利4,175,012)。
相关领域的描述
酮和酯的缩合反应是制备1,3-二酮的有效方法,1,3-二酮是用于众多诸如除草剂的重要化合物的合成中间体。这类化合物中有些是异噁唑及其衍生物(Casado等,WO95700476;和Cain等,EP470856)。尽管反应活性较低,但是碳酸酯可以在缩合反应中代替酯形成β-酮酯。这些缩合反应一般称作Claisen缩合,一般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这种缩合反应。许多情况下,该反应易于进行,使用一种醇盐碱(alkoxide base)就可以进行。然而,当酯是位阻的,或使用相对无反应活性的碳酸酯时,该反应难以进行,其产率很低。
Claisen缩合反应是著名的反应,有许多种方法可以实施这种缩合反应(Hauser等,Organic Raction 8:59(1954))。通常制备1,3-二羰基化合物的标准条件包括在诸如醇、芳烃或醚的标准有机溶剂中使用醇盐碱。当亲电试剂是甲酸酯、乙酸酯或另一种高反应活性的酯时,这些条件己足够。然而,当酯成为高度位阻时,例如异丁酸酯,或当使用反应活性较低的碳酸酯时,这些反应条件常常失效。这些情况下,通过在高沸点溶剂,如甲苯或二甲苯中于高温进行反应,并常常同时连续除去产生的醇,这样有时仍可以使用醇盐进行要求的反应。(Hauser等,Organic Reaction 8:59(1954);Reuther等,EP697,390)。Claisen缩合反应还对反应物的加入顺序非常敏感,或为获得最佳产率需要精确的产物分离方案。(Krebchek等,WO95/24372)。
醚溶剂中的碱,如氢化钠、氨基钠和叔丁醇钠能不可逆地形成酮的烯醇阴离子,一直用于促进反应物向所需产物的转化(Hauser等,Organic Reaction 8:59(1954);Drewes等,EP454,624)。由DMSO和氢化钠产生的二甲基亚砜的阴离子也一直用于进行缩合反应。(Bloomfield,J.J.,J.Org.Chem.27:2743(1962);Anselme,J.P.,J.OrgChem.32:3716(1967))。然而,氢化钠价格昂贵,并且是危险的反应性化学试剂,因为它在与酸性物质,甚至湿空气的反应中会剧烈释放氢。也曾描述使用更无害和更价廉的碱,DMSO和惰性有机溶剂混合物中的甲醇钠(Drewes等,美国专利5,344,992)。
然而,采用制备1,3-二羰基化合物的标准Claison缩合反应条件会遇到产率低,并且有大量副产物,使需要的产物的分离复杂化的问题。因此,仍需要一种从酮和酯或碳酸酯的缩合反应制备1,3-二羰基化合物的直接、有效的方法。该反应应该对加入顺序不敏感,能提供高产率,以及不需要精确的分离方案。应能以高产率和高纯度制得1,3-二羰基化合物。
发明概述
本发明满足了这些需要,提供直接有效的高产率、和高成本-效率的制备1,3-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在作为唯一溶剂的DMSO中的无害醇盐碱,与其它单独的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DMSO的混合物相比,DMSO改进了结果。
本发明提供了使有α位酸性质子的酮与式(I)的酯在醇盐碱存在下,在DMSO中反应制备1,3-二羰基化合物的直接有效、高成本-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有α位酸性质子的酮与式(II)的碳酸酯在醇盐碱存在下,在DMSO中反应制备1,3-二羰基化合物的直接有效、高成本-效率的方法:
发明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斯曼化学公司,未经伊斯曼化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5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