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家禽服用活性微生物组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98807794.9 | 申请日: | 199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265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发明(设计)人: | 丸田喜义;宫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皮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K1/18;A61K35/74;C12N1/20;//;C12R122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新华,杨九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禽 服用 活性 微生物 组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给家禽服用活性微生物组合物的方法,其中,服用可用于家禽生长的活性微生物组合物,以便以高生产量饲养家禽,同时减少诸如抗生素、抗细菌剂等的药品的用量,或者不使用药品。
背景技术
在诸如仔鸡的家禽饲养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通常进行每tsubo(大约3.3m2)家禽场饲养40-60只禽的密集饲养。另外,将家禽育肥以实现快速生长,平均每天增加体重50-55克,以便所述家禽能在孵化后大约2个月上市。在以上条件下家禽通常受到较大的压力,它们经常会生病,并且,疾病通常会在家禽之间蔓延。在地面饲养中,由于家禽啄食粘有地面上的粪便的饲料,有毒的细菌很容易传染到饲养场里的所有家禽上。另外,在开放饲养场中,或者有时甚至在无窗户饲养场中,有毒的细菌也很容易在饲养场中扩散。此外,例如,尽管每当仔鸡上市以后都要对鸡舍进行消毒,但由于诸如大鼠等周围地区的小动物不受这种处理的影响,而这些动物带有诸如沙门氏菌之类的细菌,当仔鸡被再次放入该饲养场时,会将这些细菌带入。
为了保持高产量,同时避免在饲养期间生长速度等的下降,也为了避免家禽在上述条件下被有毒的细菌污染,通常要给家禽服用诸如抗生素、和抗细菌剂之类的各种药品。
不过,由于有在肉和蛋中存在残留药品的可能性,并且还有产生抗所述药品的细菌菌株的危险(已在很多事件中实际报导过),使用者日益要求不使用药品生产的无药物畜产品。
另一方面,在不进行大量家禽的密集饲养的自然条件下,不可能获得高的产量。不过,有可能在不使用诸如抗生素、和抗细菌剂等的药品的情况下饲养诸如鸡等的家禽。在天然状态下饲养的鸡,即所谓舍养本地鸡的肉和蛋由于其安全性和良好的口味,现在有很大的需求,并在市场上以高的价格销售。
因此,人们对不会导致有毒细菌污染,同时保证高产量的饲养诸如鸡等家禽的饲养方法的开发怀有极大兴趣,通过无药物饲养方法进行(在部分或整个饲养期间,不使用诸如抗生素、和抗细菌剂等的药物,以便药品不会残留在家禽体内,至少在销售时是这样)。
当仅仅通过避免使用药品而进行大量家禽的常规密集饲养时,家禽容易感染有毒细菌。因此,在不导致有毒细菌的污染的前提下,不可能将产量维持在商业上可接受的水平。
作为不依赖于诸如抗生素和抗细菌剂之类药品的减少家禽感染有毒细菌的方法,有人提出服用可用于各种家禽生长的微生物等。属于芽孢杆菌属的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乳酸菌,和属于双歧杆菌属的细菌等已知是用作饲料添加剂或作为各种CE(竞争性排它)制剂的有用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中的某一些作为家禽的饲料添加剂活性微生物制剂出售。不过,尽管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认可,但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尚没有报导说能进行大量家禽的无药物密集饲养,并通过上述活性微生物制剂获得商业上可接受水平的产量。
例如,日本登记专利号2528055和JP-B-3-79988(本文所使用的术语“JP-B”是指“审查过的日本专利公开”)披露了通过给动物服用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微生物制剂可以实现体重增加和动物体内饲料转化率的提高,并可以获得诸如肠道功能控制作用等的效果。通过采用所述方法可以进行诸如仔鸡的无药物饲养,但仅仅能在不进行仔鸡的大规模生产的某些有限的地区进行。不过,在某些地区经常进行仔鸡饲养,由于仔鸡经常感染容易通过如上文所述的饲养场扩散的有毒细菌,用这种方式进行仔鸡的商业化无药物饲养是极其困难的。另外,即使能够用这种方法进行仔鸡的无药物生产,家禽的体重增加速度也低于使用药品的饲养。其结果是,不能获得使用药物饲养的高的产量。
另外,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活性微生物制剂存在问题,如在分配步骤中活性细菌数的减少,在形成肠道菌群之后定居能力较差,必须长时间连续服用所述活性微生物制剂等。特别是,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由于在形成肠道菌群之后定居能力较差,而必须连续长时间服用活性微生物制剂,这在目前严重妨碍了其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给家禽服用活性微生物组合物的方法,以便能进行家禽的无药物饲养,同时保持良好的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皮斯株式会社,未经卡尔皮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7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