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及构筑混凝土结构元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810863.1 | 申请日: | 199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7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阿伯斯托罗斯·肯斯坦提尼迪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伯斯托罗斯·肯斯坦提尼迪斯 |
主分类号: | E04C5/06 | 分类号: | E04C5/06;E04C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修哲 |
地址: | 希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结构 元件 钢筋 构筑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它具有承载元件(20,30)以接受增强的钢筋(10),而承载元件(20,30)形成至少一个封闭形状的平面格状单元(50),并带有内周边以接受增强的钢筋(10),它们排列在至少两个平面上,和承载元件(20,30)具有连续的横截面形状以承受结构元件加载时产生的轴向拉伸力,从而使在承载元件(20,30)内产生的拉伸应力被封闭和不会传递给钢筋箍或柱箍的周围区。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元件具有实心的横截面。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箍或柱箍没有任何附件将其固定到混凝土上,因此承载元件的横截面内产生的轴向力不会传递给钢筋箍或柱箍的周围区。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箍或柱箍具有超过一个承载元件(20)以及每一个承载元件(20)具有一个封闭形状的格状单元(50),从而使在每一个承载元件(20)的横截面内产生的拉伸应力的流动被封闭和不会传递给混凝土。
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元件具有曲线形的横截面。
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元件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7.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元件具有超过一个封闭形状的单元(50),从而使承载元件(30)的横截面内产生的拉伸应力的流动被封闭和不会传递给钢筋箍或柱箍的周围区。
8.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承载元件的内周边具有附件(26,72),用以接受增强钢筋(10)。
9.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箍或柱箍具有双极丝(71)用以将增强钢筋(10)固定到承载元件(20,30)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箍或柱箍为金属制造的。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箍或柱箍为复合材料制造的。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元件是浇注的。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元件(20,30)的横截面是可变的。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元件的横截面可以安全地承受100N的拉伸载荷。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钢筋箍或柱箍具有孔(73)以接受安装钢筋。
1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混凝土结构元件用的钢筋箍或柱箍,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承载元件设置了凸片(74)。
17.一种构筑混凝土结构元件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构筑框件(14),
·提供纵向增强钢筋(10),
·连接增强钢筋(10)和钢筋箍或柱箍,而钢筋箍或柱箍具有承载元件(20,30),用以接受增强的钢筋(10),并且承载元件(20,30)形成至少一个封闭形状的平面格状单元(50),并带有内周边以接受增强的钢筋(10),它们排列在至少两个平面上,和承载元件(20,30)具有连续的横截面形状以承受结构元件加载时产生的轴向拉伸力,从而使承载元件(20,30)横截面内产生的拉伸应力的流动被封闭以及不会传递给钢筋箍或柱箍的周围区,以及
·在框件(14)内浇注混凝土和用混凝土包覆纵向增强钢筋(10)以及钢筋箍或柱箍。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构筑混凝土结构元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箍或柱箍是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钢筋箍或柱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伯斯托罗斯·肯斯坦提尼迪斯,未经阿伯斯托罗斯·肯斯坦提尼迪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108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