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有效
申请号: | 98811333.3 | 申请日: | 199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279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徹;後藤昭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26/00 | 分类号: | C23C2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表面 处理 用压粉体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特别涉及用于在工件的表面上形成硬质覆盖膜的在放电表面处理中使用的压粉体电极(放电电极)。
背景技术
在已公开的日本特开平9-19829号公报中示出了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这种放电表面处理方法是使用压粉体电极,在放电加工油等的加工液中在压粉体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脉冲状的放电,并利用这种放电能量在工件的表面上形成由电极材料或者电极材料由于放电能量反应生成的碳化钛(TiC)等的金属碳化物等物质组成的硬质覆盖膜。
一般压粉体电极是这样制成的,首先在压模(die)中装填钛(Ti)等金属粉末,再利用加压用上模(punch)对压模中的金属粉末进行加压、压缩,通过这样使金属粉末结成块状最终加压成型。
压粉体电极,即使是用金属粉末,但是与日本特开昭56-126535号公报和日本特开昭62-127448号公报所示的放电加工用电极不同,不进行所以最终电极强度和电阻由加压成型结束时的状态决定。
因此,为了得到所需要的最终电极强度和电阻,压粉体电极的成型压力必须要大约5tonf/cm2左右的压力。如果成型压力低于此,则成型后的电极强度不够,电极的电阻显著变大,不适于用作放电表面处理的压粉体电极。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以这样大的成型压力进行电极成型,则施加在金属模上的压力也大,即使从上方(与压模的成型品拔出方向相同的方向)对金属模中的金属粉末施加成型压力,金属模中的金属粉末也向横向膨胀,在压模内成型的压粉体电极就具有向横向膨胀的力,所以压粉体电极有可能很难从压模中脱模。
在以往的放电表面处理中,因使用压粉体电极单体,所以必须从成型模中取出压粉体电极,在从成型模中取出压粉体电极时,会使压粉体电极产生裂纹或缺损,结果使压粉体电极制造的合格率降低。
本发明用于解决前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避免制造过程中的缺损并能提高制造合格率的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是用于放电表面处理的,所述放电表面处理是在金属粉末或者金属化合物粉末、或者在它们中间添加陶瓷粉末后加压成型的压粉体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放电,并利用放电能量,在工件表面上形成由电极材料或者电极材料由于放电能量反应后产生的物质组成的覆盖膜,在所述放电表面处理中,
所述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由金属粉末或者金属化合物粉末、或者在它们中间添加陶瓷粉末后加压成型的压粉体电极主体和在所述压粉体电极主体的加压成型中使用的金属制压模构成,不必从压模中取出压粉体电极主体部分、而连压模一起在放电表面处理中使用。
因此,在放电表面处理中使用的压粉体电极主体,不必从压模中取出压粉体电极主体部分,能避免在由压模取出压粉体电极主体时使压粉体电极主体产生缺损。
此外,本发明的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
所述压模的成型腔(chamber)是在加压用上模的插入和拔出方向上穿通的穿通腔结构。
因此,在再次利用压模时,能够很容易从成型腔去除压粉体电极主体的残留物。
此外,本发明的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
所述压模的成型腔是具有中间部分狭窄形状的穿通腔结构。
因此,成型腔内的压粉体电极主体难于脱落。
此外,本发明的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
所述压模的成型腔是具有楔形锥状的穿通腔结构。
因此,成型腔内的压粉体电极主体难于脱落,而且利用从背面侧(直径大的一侧)推出,能够很容易从成型腔去除压粉体电极主体的残留物。
此外,本发明的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
在一个压模中设置多个成型腔,在各成型腔中将压粉体电极主体加压成型。
因此,即使一个成型腔的压粉体电极主体使用完,也能继续使用其它成型腔的压粉体电极主体。
此外,本发明的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
以压模为电极托架,将压模安装在电极支承构件上。
因此,能避免压粉体电极主体在电极支承构件中造成缺损。
附图简要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及其使用方法的结构图。
图2(a)和图2(b)表示在本发明的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的制造中使用的金属压模结构剖视图。
图3表示在本发明的放电表面处理用压粉体电极的制造中使用的其它金属压模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11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咖啡机
- 下一篇:用石灰处理污水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