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叫用户验证有效
申请号: | 98812499.8 | 申请日: | 199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283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07 |
发明(设计)人: | 贾莫·哈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38 | 分类号: | H04M3/38;H04M3/42;H04Q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维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叫 用户 验证 | ||
本发明涉及电信系统中主叫用户的验证,在该系统中,至少有一些用户还可以通过其运营者的网络(即通过这些用户本身所属的网络)接入另一运营者的网络。
随着电信法规限制的放宽,许多国家都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电信运营者,它们开始同原来的运营者争夺客户。在这种情形下,属于某运营者的网络的用户通过在拨号号码的前面加上一个标识另一所期望运营者的前辍号码就能将呼叫接通该另一运营者的网络。从所述第二运营者的观点看,这些用户间接接入所述运营者的网络。以下,这些用户将被称为间接接入的用户。
然而,在许多国家,如果属于某些运营者的网络的用户想将呼叫接通另一运营者的网络,那么这些运营者未必进行计费。这样的话,所述第二运营者必须单独进行计费。于是,客户(用户)与运营者之间必须签订合同,以便即使用户属于另一运营者的网络,该用户也可以接入所述运营者的网络。在连接建立过程中,进行校验,据此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有资格接入该网络。这一操作被称为主叫方验证。
图1说明了当执行了主叫方验证从而允许他接入其终端并不直接所属的网络时连接建立的各个步骤。各个步骤用带圈的数字1…5来表示。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主叫用户SB1属于运营者A的网络,并且所述用户想将呼叫接通运营者B的网络。
当用户SB1要将他所想要建立的呼叫接通一个特定运营者的网络时,他在电话号码前面拨出一个指示所需运营者(本例中为运营者B)的前辍号码(XYZ)。这一前辍号码和被叫用户号码连同其他数据一起以标准启动消息被发送到用户的终端交换机(步骤1)。在终端交换机SW1中,对接收到的号码进行数字分析,其中,根据其前辍号码得知该呼叫预定到运营者B的网络(步骤2)。因此呼叫尝试被送到运营者间的链路IOL(步骤3)。在链路IOL的另一端,位于运营者B的网络中的交换机SW2包括一个用来对主叫方进行验证的数据库DB。这一验证可通过将主叫用户的号码(A号码)与数据库中的有效号码比较来实现(步骤4)。在交换机SW2中,例如可根据所拨的前辍号码或者根据入局电路群来触发验证过程。
如果发现该用户是有效用户,那么根据呼叫尝试的数据以正常方式继续进行呼叫建立(步骤5)。反之,如果在有效用户中没有发现该主叫用户的号码,那么将该呼叫通向从中可得到有关没有授权的附加信息的某种业务,例如通向一个话音通知或通向一个特别业务号码。
从网络层来看,上面这种主叫用户验证是采用了常规技术如基于交换机的方案(如上所述)或者如基于智能网的方案来实现的。
图2从网络层示出了上述基于交换机的方案。在每个交换机(SW1’,SW3’)中都能进行主叫用户验证,从这些交换机到间接接入的用户所属的邻近运营者的网络都有一条运营者间的链路(IOL)。这种方案的一个缺点是,难以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和使用,因为数据库通常必须装在多个不同的交换机中(通常有多条运营者间的链路)。
另一方面,如果想只在一个交换机中进行验证来避免这一问题,则会浪费传输容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呼叫其路由都通过同一验证交换机。同时,在网络中还要形成一些额外的不希望有的语音路由。再者,也不值得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即每个验证交换机都可能只有有关间接接入的一些用户的信息的方式)来分配数据库,因为如果这样,那么在每种情况下都要在网络中形成用于为呼叫选择通过合适交换机的路由的额外逻辑。
可以采用上述基于智能网的方案(如图3所示)来避免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这样一种方法进行主叫用户的验证:与邻近运营者的交换机有运营者间的链路的所有交换机都向含有有效用户的数据库(DB)的业务控制点SCP发送验证请求。根据SCP节点所发出的响应,该呼叫不是被转向被叫号码,就是被转向其中可给出有关没有授权的通知的业务。因此,在向SCP节点发出请求期间,呼叫建立被“冻结”在网络边缘处的交换机中,而在得到响应之后,呼叫建立再被发送到与响应的内容相应的目的地。
然而,实际上,基于智能网的技术费用高,因此,主叫用户验证的这一实现方法与采用常规的基于交换机的技术的实现方法相比显然是一种费用更高的方法。由于校验是一种很简单的操作并由于所要执行的校验次数多,所以,由同样可采用基于交换机的技术容易实现的这类操作导致业务控制点负载太大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最好只有对更复杂和更需要的业务才应单独预定智能网资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能综合上述现有技术方法的优点的方法。
利用独立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方案可达到这一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未经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124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