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菌包和其操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8813078.5 申请日: 1998-11-10
公开(公告)号: CN1285756A 公开(公告)日: 2001-02-28
发明(设计)人: B·科亨 申请(专利权)人: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2/26 分类号: A61L2/2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卢新华,钟守期
地址: 美国威***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灭菌 操作方法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的说来涉及适用于对物体灭菌和包装材料的领域,该材料的典型应用在于医药工业。

发明背景

医疗设备及供应品的灭菌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病人有害的或传染的介质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消毒的医疗设备或供应品包括,例如夹子、解割刀片手柄、牵缩器、钳子、剪、盆或毛巾。通常,希望待灭菌的物体置于器械盘上并包在至少一层灭菌包中。被包的物体然后在灭菌包中用不同的方法灭菌,例如蒸汽高压灭菌、等离子体灭菌、微波辐照等等。通常是以维持灭菌包的密封直到其投入使用前,由此来保持物体的无菌性。

在灭菌包领域内提出了多种设计,这些设计试图允许灭菌剂穿透该包,同时使任何污染物的随后进入减至最小。所采用的该灭菌技术的类型限定其所采用的材料。例如,在采用伽玛或其它辐射消毒内含物的情况下,灭菌包可以密封,并做成不透气体的。但是在等离子体灭菌、蒸汽、环氧乙烷或其它减毒气体用于消毒物品的情况下,消毒包应该是透气的或可吸入的。这就提出了一种复杂的任务,即要设计一种可吸入的灭菌包,它在经灭菌操作步骤后能最大减少污染物如细菌进入灭菌包。

现有技术的灭菌包要求围绕待灭菌物的灭菌包持久密封。因此为取得和应用这些灭过菌的物体,现有技术的灭菌包应该撕开。此外,现有技术的灭菌包通过是片状,它们缠绕成型并用带子或其它粘接固定方法使其牢固。可能的一种替代方法是提供一种外部灭菌包,以保持内部包的包装外形。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对本专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发明描述

本发明提出一种灭菌装置,该装置包括内灭菌包和可重复利用的外灭菌袋。可重复利用的外灭菌袋有一外部表面和一内部表面,该内表面界定带有开口的袋以接受内灭菌包和可灭菌的物体。材料优选为纺粘或熔喷的聚烯烃纤维的无纺的可吸入织物。本发明还提出多种物体灭菌的方法和利用灭菌包的方法。

发明详述

本文所用之术语“灭菌”系指多种用于减毒、杀死或消灭传染介质的技术。例如,除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和辐照外灭菌还考虑诸如美国专利N0.4,801,427所述的气体等离子体灭菌。

本文所用之术语“聚合物”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均聚物、共聚物(例如嵌段、接枝无规和交替共聚物)、三元聚物等等及其掺合物和改性聚合物。此外,如不特殊限定,术语“聚合物”包括材料的所有可能的几何结构,这些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全同立构、间同立构和无规对称。

本文所用之术语“微纤维”系指平均直径不大于75微米的小直径纤维,例如平均直径约为0.5-50微米,或者更具体而言,微纤维的平均直径约为2微米-40微米。

本文所用之术语“无纺织物或织品”系指一种织品,其有单纤维或单丝结构,但不是像针织物中呈可识别方式。无纺织物或织品已由多种方法制成,例如熔喷法、纺粘方法和粘合粗梳织物法。

本文所用之术语“纺粘纤维”系指小直径纤维,该纤维由熔融的热塑聚合材料挤压制成,细丝从大量细的、通常是圆形毛细管的喷丝头挤出,其直径与细丝相同,挤压出细丝的直径然后很快减小,例如按照Appel等的美国专利No.4,340,563,Dorschner等的美国专利No.3,692,618,Matsuki等的美国专利No.3,802,817,Kinney等的美国专利Nos.3,338,992和3,341,394,Levy的美国专利Nos.3,502,763和3,909,009和Dobo等的美国专利No.3,542,615的方法。纺粘纤维通常是连续的并大于7微米,更具体而言,其平均直径大于10微米。

本文所用之术语“熔喷纤维”系指熔化的热塑型聚合物经大量细的通常是圆形的毛细管模挤压而成的纤维,当熔化的细丝或纤维进入高速气(例如空气)流中,气流使熔化的热塑聚合物材料的直径减小到微纤维的直径,然后熔喷纤维被高速气流载出并沉积到收集表面上以形成随机分布的熔喷纤维的织物。例如美国专利No.3,849,241和美国专利No,3,978,185公开了这种方法。

熔喷法通常采用挤压机将熔化的聚合物送入模嘴,当聚合物通过微孔时成纤维,形成细丝帘。细丝气动喷出并沉积到移动的有孔的垫、带或“成型丝网”上,以形成无纺织物。无纺织物可用盎司/平方码(osy)或克/平方米(gsm)度量(osy乘以33.91得到gs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未经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13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