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合光盘及其生产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8813388.1 | 申请日: | 199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284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一太;高松赖信;高森克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3M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24 | 分类号: | G11B7/24;G11B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泰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 光盘 及其 生产 方法 设备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说得更详细些,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光盘,它具有包括两片相互粘合的基片的结构。本发明还涉及生产这种粘合光盘的方法和设备。
发明背景
近年来多媒体的进展使得即使是图象和声音数据也能用数字信号处理。一般,图象和声音具有大量信息,因此,为应付这一情况需要高容量/高密度记录媒体。也能应÷付将来再增大容量和再提高密度的光盘(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VD)和小型光盘(CD)),作为上述记录媒体受到引入注目的关注。
在许多情情中,光盘包括两片通过信息记录层相互粘合的透明基片。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0.1-266477、61-292244和63-49424以及《电子材料》第35卷,第6期,第46-49页(1996年)的名为“用于粘合DVD的压敏粘性双面涂覆带”的文章中揭示了粘合两片基片的方法。特别,在《电子材料》杂志描述的方法中,将压敏粘性双面涂覆带施加至两片基片之一或两片基片,然后使两片基片相互紧密接触,接着再进行加压粘合以制备光盘。
如由《电子材料》所报导的,对于使用压敏粘性双面涂覆带的上述方法,从可加工性的观点来看,需要作各种改进。具体而言,在此方法中,除了施加压敏粘合性双面涂覆带之外,还需要隔开脱模衬垫(release liner)和将压敏粘性双面涂覆片切割成所需的形状,这使得过程变复杂而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这种方法还有一个缺点,即,在施加压敏粘性双面涂覆片时,剩余应力的存在会使基片产生翘曲。
另一方面,典型地,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8-161771揭示了一种不使用压敏粘性双面涂覆片的方法。具体而言,在此方法中,不是使用压敏粘合双面涂覆片,而是通过由滚涂(roll coating)形成的紫外(UV)线可固化粘合剂前体(precarsor)把两片可透过紫外线的基片相互粘合,再穿过基片对粘合剂前述施加紫外线,以形成透明的粘合剂层。
在不同的常规的光盘中,新近市场上有售的一种光盘是双层型光盘,它也称之为“DVD-9”。在这种类型的光盘中,穿过透明粘合剂层,在基片上提供两个信息记录层,其中一层是反射型的,而另一层是半透明型的,使得可以从盘片的一侧把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层上,以及读取记录在信息记录层上的信息。当采用上面提到的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8-161771中描述的方法生产这种双层型光盘时,通过穿过半透明记录层施加紫外线至压敏粘合剂前体而形成粘合剂层。一般,在这种光盘中使用粘合剂层来达到基片的粘合,因此粘合剂例如应如此构造,从而来自光头的激光束可穿过半透明记录层而聚焦在下面的反射型记录层上。即,不仅要求粘合剂层均匀还要求它起着具有给定厚度的光学间隔物的作用。
然而,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8-306077中指出的,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8-161771中揭示的光盘的粘合剂前体有着沿光盘的径向产生粘合剂层的厚度不均匀这样一个问题。考虑到紫外线在记录层中的吸收,为穿过半透明记录层施加紫外线至粘合剂前体,紫外光源的输出必须提高至比所需的值更高的值。因此,得到的光盘可能具有劣化的光学性质和成品率。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9-320129中指出的,当用紫外线使粘合剂前体固化以形成粘合基片的粘合层时,由于存在大气压下的空气,上述类型的粘合剂前体有着可能在粘合剂层中包含气泡的问题。
在粘合剂层中包含气泡,可以对得到的光盘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61-292244中揭示的,考虑在真空中或者在较低压力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粘合剂层来粘合基片。实际上,按照上述方法来粘合基片能有效地防止空气被俘获在基片之间,然而,它不能完全解决上面提到的涉及包含气泡的问题。这是由于除了上面所述的理由(即,大气压的空气)之外,在粘合剂层中包含气泡能够由粘合剂本身引起。本发明的发明人曾经发现,一般用作液体粘合剂的粘合剂包含了一种物质,它在粘合剂固化的过程中能挥发或蒸发,因此,作为在真空中或在较低压力下所述物质挥发或蒸发的结果,在粘合剂层中能够形成分得极细的气泡,而如此形成的气泡不能再在粘合剂层中溶解和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3M公司,未经美国3M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13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