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皱助剂以及起皱纸张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813771.2 | 申请日: | 199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28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发明(设计)人: | 查尔斯·W·尼尔;洛伊丝·J·福德-科勒;唐纳德·A·萨尔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洁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1/14 | 分类号: | D21H21/14;D21H17/72;C08L77/06;//D21H1736;1755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巫肖南 |
地址: | 美国俄亥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皱 助剂 以及 纸张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生产纸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一纤维结构;
b)提供一干燥表面;
c)施加起皱助剂,由此使所述起皱助剂与所述干燥表面之一接触并与所述纤维结构之一接触,所述起皱助剂包含:不含仲胺的成膜半结晶聚合物和非热固性阳离子树脂,所述非热固性阳离子树脂是由二羧酸和甲基二(3-氨基丙胺)于水溶液中的聚胺与表氯醇进行反应衍生得到的,其摩尔比从约1∶0.1至约1∶0.33;
d)将纤维结构施加至所述干燥表面上,由此使所述纤维结构与起皱助剂接触;
e)从所述干燥表面上取下所述纤维结构。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结构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干燥表面接触,并且其中所述起皱助剂直接施加至所述纤维结构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施加所述起皱助剂的所述步骤包括:将所述起皱助剂直接施加至所述成形织物上,优选的是将所述起皱助剂直接施加至所述多孔承载织物上,更优选的是将所述起皱助剂直接施加至所述干燥表面上。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干燥表面是加热的表面。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从所述干燥表面上取下所述纤维结构的所述步骤通过起皱来完成。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成膜半结晶聚合物选自:半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所述聚乙烯醇的水解度为约86%或更大,并且,相对于所述起皱助剂的干重量,以所述聚乙烯醇的干重量计,其中所述的聚乙烯醇占起皱助剂的约5%-95%。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热固性阳离子树脂的粘度为约20厘泊至500厘泊,以所述非热固性阳离子树脂的干重量计,其总固含量约12%至30%,并且相对于所述起皱助剂,以所述非热固性阳离子树脂的干重量计,所述非热固性阳离子树脂占所述起皱助剂的约5%至90%。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起皱助剂的施加比率为:在纸机大卷筒处生产的每吨干纤维,约0.25-7.0磅干重量的总施加的起皱助剂。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起皱助剂进一步包含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丙二醇和丙三醇的增塑剂,并且相对于起皱助剂的干重量,以所述增塑剂的干重量计,所述增塑剂占所述起皱助剂的约0.5%至90%。
10.一种起皱助剂组合物,包括:
不含仲胺的成膜半结晶聚合物和非热固性阳离子树脂,以及任选的增塑剂;其中所述非热固性阳离子树脂由二羧酸和甲基二(3-氨基丙胺)在水溶液中的聚胺与表氯醇进行反应而衍生得到的,其摩尔比在约1∶0.1和约1∶0.33之间;其中所述的增塑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丙二醇和丙三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洁公司,未经宝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137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以生产纺织棉网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真空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