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光电导器件及其制备无效
申请号: | 99100654.2 | 申请日: | 199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43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克健;王艳乔;丁瑞松;周金渭;张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G5/06 | 分类号: | G03G5/06;C09B4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电导 器件 及其 制备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近红外和可见光都具有光敏性的光电导体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有机复合物作为光生载流子材料制备的光电导器件。
技术背景在光电子学领域,静电摄影(Xerography)是由Chester Carlson在1938年发明的。1959年,施乐公司采用该方法首次向市场推出全自动M914型静电复印机;1977年,施乐公司又首次研制了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的问世为人类提供了更简便、价廉和可靠的方法来复制和创造文件,为人类的信息文件的处理和传播带来了全新的革命性的变化。静电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中最核心的部件是光电导器件,它是结合光电导和静电来捕获电磁辐射到光电导体上的信息。目前,这种辐射主要包括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对这类辐射具有光敏性的材料统称为光电导材料。U.S.Pat.2,221,776,报道的光电导体是通过升华硫或蒽沉积在锌片上而制备的,其光敏性较差;Appl.Opt.,Suppl(1969,3,25)采用蒸镀硒制备了在可见光具有良好光敏性的光电导体。考虑到上述无机光电导材料制备光电导体须采用蒸镀的方法,成本高,形状复杂的光电导体很难制备均匀,材料的光谱吸收范围窄,有毒,难以后处理。因而,有机光电导体便应运而生。现在,90%的光电导体是由有机材料制备的。J.W.Molec.Cryst.,2,241(1967)报道的有机光电导材料是有聚乙烯咔唑(PVK)和三硝基芴酮(TNF)等摩尔复合物构成的。Phys.Chem.(1969,73,810)报道偶氮染料仅在可见光下具有光敏性;U.S.Patent3,853,783报道酞菁颜料在近红外具有光敏性;U.S.Pat.4,882,254报道花的衍生物和酞菁颜料共混复合物制备全光谱有机光电导体,在该共混复合物中苝的合成复杂,光敏性较差。CN99100653.4公开了一种有机光电导复合物,它是由酞菁颜料和偶氮化合物组成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光电导体是针对可见光或近红外光这种单一特定光源而具有光敏性的缺陷,同时克服苝的衍生物和酞菁颜料共混复合物制备全光谱有机光电导体中苝的合成复杂以及光敏性较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具有高光敏性的光电敏感部件和制备这种部件的方法;本发明有机光电导器件包括金属基底、预涂层、光生载流子产生层和载流子传输层。其中技术基底是50mm×70mm厚度为0.2mm的铝片,预涂层是涂敷在铝片上的厚度为0.6~1.2微米的聚酰胺,其中载流子产生层由有机光电导复合物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按重量比2∶1组成,所述的有机光电导复合物是由酞菁颜料和偶氮化合物复合而成,载流子传输层由具有下述结构的迁移材料腙和聚碳酸酯按重量比1∶1组成,腙的结构式为:本发明有机光电导器件的制备方法如下:1.用浸泡法将5份聚酰胺溶解在100份甲醇溶剂中,采用刮涂法将此溶液涂敷 到50mm×70mm厚度为0.2mm的铝片上,接着进行干燥,得到厚度为0.6~1.2 微米的预涂层。2.载流子产生层制备
(1)按重量比例将2份由酞菁颜料和偶氮湖和物形成的复合物和1份聚合
物聚乙烯醇缩丁醛分散在环己酮或甲乙酮溶剂中;
(2)采用球磨、砂磨或超声分散,制备稳定的悬浮液;
(3)在涂有上述预涂层的金属基底上,采用浸涂或刮涂方式涂敷上述悬浮
液,并在80℃下烘干30分钟,得到厚度为0.5~2微米的载流子产生层。3.载流子传输层制备
(1)将10份电荷迁移材料腙和10份双酚A-型聚碳酸酯溶解于60份1,2-二氯乙烷溶剂中,分散形成溶液;
(2)采用浸涂法或刮涂方式将它涂敷到上述载流子产生层上,随后在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0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