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条传动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101226.7 | 申请日: | 199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260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9 |
发明(设计)人: | 夏培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培霖 |
主分类号: | F16H9/24 | 分类号: | F16H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2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传动 自动 无级 变速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具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的,特别是用于自行车的一种链条传动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自动无级变速的最大优点是:操纵简化、省力,传动连续、平稳,能提高机械的作业生产率和机械性能。在该技术领域的已有技术中,专利文件(CN1123891A)公开了一种链条传动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该装置在链轮上设置一定数量的拉弹,在传动受力下利用拉簧的弹性变形,使链轮自动产生弹性偏心来达到自动无级变速。为克服传动中的链轮的轴向摆动,装置设有一护盘支架,为避免大的扭矩对拉簧的损坏,装置在链轮的轮缘和轮毂上还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啮合齿。这种装置结构复杂,制造困难。另外,装置中未考虑链轮的弹性回复力的副作用,其装置的传动安全也无保障。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具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的,特别是用于自行车的一种链条传动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用它能根据车况自动无级的变速,并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行驶操作方便、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变速装置基本由主动轴、从动轴、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及两轮上的链条构成的啮合传动所组成。装置的主动链轮的轮辐由一螺旋方向与该轮所转动的方向相反的盘簧状的弹性辐条构成。
为实现本发明,装置可带一离合器。
装置的变速原理是:在传动过程中,主动链轮可根据传动负载力的变化自动产生弹性偏心,从而变相的改变主动链轮的传动直径,使装置达到自动无级的变速。
上述的变速装置,由于只需改变现有的链条传动的主动链轮的轮辐构造,设置一盘簧状的弹性辐条就能使装置达到自动无级变速,因而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装置所带的一离合器,当不需要传动时,可利用该离合器来消除主动链轮的弹性偏心及弹性回复力的危害,保障传动安全。装置可采用轮系组合来提高变速能力。它可用于摩托车、汽车及一般工程机械的自动无级变速,特别是用于自行车的自动无级变速。
下面结合附图1、2、3、4、5、6、7所表示的一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用于自行车的一种链条传动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在传动受力时的主动链轮(3)的弹性偏心状况及构成主动链轮(3)的轮辐的一盘簧(7)的弹性变形的示意图;
图3、4、5、6、7是根据本发明的图1提出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可消除链轮(3)的弹性偏心及弹性回复力的一离合器(8)的装配及零部件的结构图。
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用于自行车的一种链条传动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基本保持了现使用的自行车由主动轴(1)、从动轴(2)、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4)和两链轮(3、4)上的传动链条(5)及张紧轮(6)所构成的传动结构形式,装置的主动链轮(3)的轮辐由一螺旋方向与该轮(3)箭头所示的转动方向相反的一盘簧(7)所构成。装置在主动轴(1)与主动链轮(3)之间设有一离合器(8)。
由图2可知,当自行车在传动过程中的阻力增大时,其主动链轮(3)向上的弹性偏心也相应的增大,从而使主动链轮(3)的传动直径相应的减小,其所输出的动力得到相应的增加,这就使自行车达到自动无级的变速。
图3、4、5、6、7所示的离合器(8)基本由两棘轮机构组成。自行车的主动轴(1)上带有的一转子(9)与设置在主动轴(1)同转子(9)构成的转子轴上可相对于转子(9)转动的链轮(3)的轮毂(10)构成一棘轮机构(见图4),用来传递单相动力。设置在主动轴(1)同转子(9)构成的转子轴上可相对于转子(9)转动的一分离齿套(11)与自行车基坐(12)构成另一棘轮机构(见图4),作为一种分离齿套(11)的反向转动的止回器。在分离齿套(11)上设有一可限制转子(9)与链轮(3)的轮毂(10)构成的棘轮机构的棘爪(14)的运动空间的齿(13)。
离合器(8)的转子(9)与链轮(3)的轮毂(10)构成的棘轮机构,其棘爪(14)设在转子(9)的一外弧面上(见图5),棘轮(15)设在链轮(3)的轮毂(10)的一内弧面上(见图5),分离齿套(11)的齿(13)可限制转子(9)上的棘上(14)的径向运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培霖,未经夏培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1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告媒体扑克
- 下一篇:超低温气体辅助热塑/热固性复材表层剥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