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通信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9101384.0 | 申请日: | 199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233114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7 |
发明(设计)人: | 格雷厄姆·斯潘塞·贝斯威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迅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36 | 分类号: | H04B1/036;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世迅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通信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设备。
结合具体的应用,即蜂窝移动通信网中的基站设备,描述本发明的基本情况。读者可以容易地想到本发明的其他应用。
在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基站无线电设备放在其地理位置合适的场所,这些场所往往远离最近的干线电源。
在某些位置上,可以不用强制对流方法冷却设备。在另外一些位置上,强制对流是必需的。为了避免对所有设备提供强制冷却,而且往往也是没有必要的,以及避免制造两种不同的单元,一种是强制冷却的,另一种不是强制冷却的,建议采用一个附加的冷却单元。
在现有的建议中,干线电源经供电电缆以及插头和插座连接器馈入到冷却单元。电缆以及插头和插座连接器则把输电线从冷却单元连接到机壳内的无线电设备。这种布置避免了从干线电源到冷却单元和机壳分开的电缆布线,但是存在着操作上的困难。隔离器可以允许对冷却单元进行维修而无需中断对机壳的供电。然而,若冷却单元需要替换,则必须切断给无线电设备的供电。
为了克服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安装在户外的机壳,此机壳内包含无线电发射机和无线电接收机;
安装在机壳附近的冷却装置,迫使空气流过机壳表面进行冷却;
电源分离装置,有一个通过电缆连接到干线电源的电源输入端以及通过电缆和连接器连接的两个电源输出端,第一输出端给机壳内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供电,第二输出端给冷却装置供电;以及
把第二输出端与干线电源隔离的开关。
这种布置可以在保持只使用单根电缆连到干线电源的同时替换冷却单元而无需切断给无线电设备的供电。
这个优选实施例是移动通信网中的基站设备。
机壳在使用中最好是用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热扩展面构成的,为的是在这些扩展面之间形成通道;该设备包括一个含所述机壳的外罩,外罩确定通风管道界限,导热扩展面伸进到通风管道,外罩有通风口,可以允许对流空气通过扩展面之间的通道;冷却装置放在或朝向通风管道的上端,以便从中吸入空气。
分离装置最好是安装在外罩内的单独的装置。
现在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这些附图是:
图1是本发明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基站设备图,该设备的部分外罩已卸下;
图2是带外罩的设备剖面图;
图3是与图2剖面图成直角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图1设备中电源分离箱的图;以及
图5是图4电源分离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参照这些附图,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处理器,电源装置,以及其他装置(未画出)包含在外部机壳2内,机壳被外罩3围住。机壳是密封的,所以内部装置产生的热量必须由机壳2耗散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机壳2有扩展的散热面4,在这些散热面之间形成竖直通道6。散热面4伸出到机壳形成的通风管道7。空气经通风口8和散热孔10自然地通过通风管道7,从而也经过通道6冷却机壳。
在某些气候条件下,自然通风不足以冷却机壳及其内部装置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温度。装备一个带散热片14的附加冷却单元12,空气经通道6吸入,从通风口16排出。
为了避免安装两个干线电缆,一条连接鼓风设备,另一条连接机壳2内的设备,只用了一条电缆连接到干线电源。此电缆的终端是一个防风雨的连接器,它放在电源分离装置20的连接器18内部,如从图4可以看出,干线电源的配电是从连接器到两条跨线22和24,这两条跨线的终端是各自的连接器26和28。给连接器26的供电是由双刀开关30操纵的。
若冷却单元需要进行替换,可以操纵开关30加以隔离,而无需切断机壳2内所含基站设备的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迅科技公司,未经朗迅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1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