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用甘油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01420.0 | 申请日: | 199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2272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发明(设计)人: | 骆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遂昌甘油厂 |
主分类号: | C07C31/22 | 分类号: | C07C31/22;C07C29/76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丽水地区处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志鸣 |
地址: | 323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用 甘油 生产 方法 | ||
一种药用甘油的生产工艺,属于生物化学工业技术领域。
甘油,学名丙三醇,是重要的基本轻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因其纯度及杂质含量的差别,亦可分为工业甘油和药用甘油等,其中药用甘油是制药业中的重要的溶媒及润滑剂。目前国内生产甘油的主要方法是皂化法和淀粉发酵法生产甘油,中国专利ZL94111292.6提供了一种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的生产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将含定量为20-30%的粉状乳浆加入生物酶制剂进行液化,再糖化,加入营养物质,采用优良的氧化型生产菌株在相应的发酵罐中进行好氧发酵,采用离心或板框压滤去除菌体,然后进行真空浓缩。甘油的纯化过程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的:在甘油发酵液中,加入载体进行真空蒸馏,采用干法或湿法洗锅,然后经过脱臭脱色,最终获得浓度为80-90%的系列甘油。这种方法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的特点,但是由于以淀粉等为原料用发酵法生产甘油时,总是有部分葡萄糖未被发酵分解或分解不彻底而以低聚糖、多糖等形式存在于发酵液中,这类物质对甘油的品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所生产出来的甘油还不能适用于药用领域的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单有效地处理好氧发酵后产生的甘油中的高碳物质含量过高的问题,使生产出的甘油能满足制药领域的生产所需。
本发明是依赖于下述原理实现的:淀粉经双酶分解生成葡萄糖,再利用酵母发酵生成粗甘油,经真空浓缩至黄甘油,利用高温对多糖及脂肪酸的分解作用,进行甘油液中的残存多糖的易碳化,使一部分分解物以气体的形式挥发,然后再用板框进行过滤,去除一部分被碳化而产生的结焦物质,再用阴阳离子交换柱进行离子交换,去除分解后的残存物质,最后以真空浓缩形成药用级甘油产品。
在对甘油发酵液中的残存多糖、脂肪酸进行高温分解时,所掌握的温度应在190~210℃之间,时间为10~15分钟,温度和时间的掌握取决于生产时的环境温度情况及甘油发酵液的浓度状况。
在进行离子交换时,离子交换柱的柱径比为6~7D的范围,以控制被交换的甘油液流速在800~1200ml/min,防止甘油离子交换速度过快致使交换不完成或交换过慢引起逆交换反应的发生。所选用的离子交换柱,要求先进行用含少量氯化钠的乙醇溶液浸泡处理至不含芳香烃物质及醇溶性物质,使离子交换柱无醇味。
由于本发明能有效地去除甘油发酵液中多糖及脂肪酸脂类成分,提高甘油产品的纯度,满足了药用甘油的生产所需,且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因此能广泛地运用于甘油生产领域。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由淀粉经双酶分解生成葡萄糖,再利用酵母发酵生成粗甘油,经真空浓缩至黄甘油待用。
选取阴阳树脂用水浸泡12小时以上,倾去浸泡水,反复用清水冲洗至无味无色后甩干,将水洗后的阴阳树脂分别用含少量氯化钠的乙醇溶液浸泡24小时,除去芳香烃物质及醇溶性物质,用蒸馏水反复冲洗至无醇味。装柱时,选用离子交换柱的柱径比为6D。
取好氧发酵法获得的二等甘油,加热至200℃后,维持十分钟,盘管冷却至85℃,用蒸馏水稀释成50%左右浓度的稀释甘油,在稀释甘油液中再加入2%的活性碳,使稀甘油脱色,再以板框过滤,滤液置入阴阳离子交换柱中进行离子交换,去除杂质。控制被交换的甘油液流速在900ml/min左右,防止发生因离子交换速度过快或过慢出现交换不完全及逆反应的发生。最后,收集滤液,再行真空浓缩,形成最终的药用级甘油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遂昌甘油厂,未经浙江遂昌甘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1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男性康复磁疗调节环
- 下一篇:抗菌水刺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