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袋栽黑木耳及其栽培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101928.8 申请日: 1999-01-30
公开(公告)号: CN1231336A 公开(公告)日: 1999-10-13
发明(设计)人: 隋进清 申请(专利权)人: 隋进清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
代理公司: 伊春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建人
地址: 153031 黑***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黑木耳 及其 栽培技术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具体地说是袋栽黑木耳及其栽培技术。

目前,黑木耳分木段和塑料袋袋装两种栽培方式,用木段栽培虽说较好,但受货源限制,用塑料袋袋装栽培虽然克服了资源的限制,但因黑木耳对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要求严格,采用大地人工遮荫栽培在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下木耳产量不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出一种既解决以袋料栽培代替木段栽培又解决袋料栽培黑木耳对气候环境不适应,使其产量受影响难题的袋栽黑木耳及其栽培技术。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是袋栽黑木耳及其栽培技术,由阔叶木屑、麦麸、豆饼粉、石灰、石膏配制而成,其特征是,袋栽黑木耳的配比(按百分比计)为阔叶木屑85.5%、麦麸10%、豆饼粉2%、石灰1.5%、石膏1%,其总含水量为65%。其栽培技术选择地势平缓、背风向阳、透光度在35-40%的针叶、杨、桦混交林,在当地气温平均达到12°时即可把长满菌丝的栽培袋运到选好的林地摆放,各自间距为10公分左右,如年降雨600毫米以上就靠其自然生长,无需人工进行浇水管理,如年降雨量在600毫米以下,则视干旱情况,人工进行干湿交替的喷水管理。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先进之处在于,现木耳栽培技术需人工搭棚遮荫和根据天气情况需揭、盖草帘、浇水保湿、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而该技术是利用树冠遮荫、雨水和林中空气自然湿度保湿等特点,不但节约土地面积,而且黑木耳同动物一样吸收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而树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的是氧气,两者互补共同收益。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栽培时选择地势平缓、背风向阳、透光度在35-40%的针叶、杨、桦混交林,在当地气温平均达到12°左右即可把长满菌丝的栽培袋运到选好的林地,在林下立袋摆放各自间距为10公分左右,当袋中耳片展开耳根收缩,耳片并有少量孢子弹射时,说明木耳已成熟应及时采收,否则就会腐烂,从制菌袋到采收结束一般需4个月左右,一个周期一袋可采两茬耳以上,采收后的菌袋变为菌糠可做以下处理。一、因菌糠中存有大量菌体蛋白收回去后,把没有杂菌污染的菌糠掺进饲料喂猪、鸡、鸭、鹅;二、留在林间变成生物肥料,有利树木生长;三、取回可当燃料烧火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隋进清,未经隋进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19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