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痤疮搽剂及其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01993.8 | 申请日: | 199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2342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楚南;郑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庸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痤疮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痤疮搽剂及其配制方法。
痤疮是青年男女中一种常见的皮肤附属器疾病,可产生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及疤痕,明显影响美容,临床疗效显著的药物尚不多见。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治疗痤疮搽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这种治疗痤疮搽剂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这种治疗痤疮搽剂,包括95%医用酒精和蒸馏水,其组份与容量百分比分别是20%桑白皮酊8.7-17.7%,10%白芷酊4.4-11.8%,0.5%甲硝唑注射液5.1-9.8%,二甲基亚砜0.8-2.5%,甘油1.7-4.9%,95%医用酒精13.0-23.5%和蒸镏水41.0-61.0%。
这种治疗痤疮搽剂的配制方法是先将桑白皮、白芷分别洗净、烘干、研粉,再分别加入75%医用酒精,封闭浸泡6-8日,各取其上清液配成20%桑白皮酊、10%白芷酊,然后将它们与0.5%甲硝唑注射液、二甲基亚砜、甘油、95%医用酒精和蒸镏水按前述的容量百分比混合均匀,最后灌装成品。
本发明药物组份独特合理,以桑科植物桑树的干燥根皮即桑白皮和繖形科植物白芷或川白芷的干燥根部即白芷为主药,与甲硝唑、二甲基亚砜等药物互补,可以显著提高疗效,临床治愈及显效率达到85-93%,而且配制方法简便,为治愈痤疮提供了又一种显效药物。本发明药物还适用于黄褐斑、扁平疣和酒渣鼻等的治疗。
实施例抗痤疮素ATM
将20%桑白皮酊15毫升、10%白芷酊10毫升、0.5%甲硝唑注射液8毫升、二甲基亚砜2毫升、甘油4毫升、95%医用酒精20毫升和蒸镏水41毫升置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即制成100毫升抗痤疮素ATM,供临床使用治疗痤疮、黄褐斑、扁平疣和酒渣鼻,外搽患部,每日5-6次,眼部禁用,不得内服。治愈及显效率达到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庸,未经郑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1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