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氯氰·对乳油无效
申请号: | 99102296.3 | 申请日: | 199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227055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从德 |
主分类号: | A01N57/10 | 分类号: | A01N57/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大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季晟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舒***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氯氰 乳油 | ||
本发明涉及防治农作物害虫的农药,确切地说是一种氟氯氰·对乳油。
目前生产和使用菊脂类、氨基甲酸脂或有机磷类农药的杀虫剂各式各样,但是近年来发现常年单独使用这类杀虫剂,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导致现有的杀虫剂单剂使用效果越来越差,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一再增加,既加大了对农作物的投入成本,又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农作物害虫的抗药性已成为世界农药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尤其是以棉花害虫棉铃虫、棉蚜虫的抗药性尤为突出,有的地区甚至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不得不依靠人工捕捉消灭。
中国专利CN9105692.0公开的杀虫制剂氯氧敌乳油,采用以敌敌畏、氧化乐果和高效氯氰菊脂为有效成份进行三元复配而成。中国专利CN1067550公开的灭铃灵由功夫菊脂、甲基对硫磷和水胺硫磷为有效成分复配而成。这类复配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发展的延缓作用和对虫害的防治作用明显优于单剂。但混剂复配的增效幅度和防治效果尚不大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棉铃虫等农作物上的害具有显著延缓抗药性、增效幅度和防治效果的农药杀虫制剂-氟氯氰·对乳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氟氯氰·对乳油,其特征在于:含有三氟氯氰菊脂(化学名称:α-氰基-3-苯氧基苄基-3-(2-氯-3,3,3一三氟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脂)和对硫磷(化学名称为0.0-二乙基-0-(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脂)为有效成份,与适量乳化剂、增效剂、渗透剂、溶剂混配而成。
其配比(重量百分比)为:
三氟氯氰菊脂 0.2-15
对 硫 磷 20-35
乳 化 剂 10-20
增 效 剂 5-10
渗 透 剂 5-10
溶 剂 余量
本发明的制剂加工方法,为配制农药液体制剂乳油的常规方法,将有效成份三氟氯氰菊脂和对硫磷与乳化剂、增效剂、渗透剂、溶剂等搅拌均匀后分装。
本发明所述的增效剂可以是增效磷(:O,O-二乙基一硫代磷酸苯脂)、增效醚(胡椒基丁醚)。乳化剂是烷基聚氧乙基醚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的混合物(比例为3∶2)。渗透剂可选用渗透剂丁(磺化琥珀酸脂)。溶剂为二甲苯。该乳油外观为黄色均相液体,无可见悬浮物和沉淀,比重为0.9±0.02,酸碱度(以H2SO4计)≤0.4%,水份≤0.5%,可与其它农药相混。按照测定乳油的常规技术标准,均符合国际粮农组织(FAO)及我国有关农药乳油的技术指标和冷热及常温贮存稳定性。
本发明由于选用具有抑制昆虫体内胆碱酯酶的三氟氯氰菊脂与使用属神经性毒物的对硫磷复配而成混合乳油制剂,药效上集两类单剂农药作用机理及特性、对害虫具有很强的触杀、胃毒作用和一定的杀卵杀螨作用,并具有速杀持效、高效、广谱、稳定性好且毒性较小,用药量低、对环境污染小,对人畜危害小;且成本较低。可广泛用于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花草上的蚜虫、菜虫、稻飞虱、稻叶蝉及棉铃虫、棉蚜虫、红蛉虫、棉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的防治。
实施例:
三氟氯氰菊脂0.5公斤,甲基对硫磷24.5公斤,乳化剂(十二烷基聚氧乙基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为3∶2)12公斤,增效磷原油8公斤,渗透剂丁10公斤,溶剂二甲苯45公斤,均匀混合为有效成分为25%的氟氯氰。对乳油。
经用本实施例的乳油对抗药性较强的棉铃虫分别进行毒力测定试验(附表一、二)和室内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附表三)及在室外小区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附表四)。证明本实施例的乳油对棉铃虫具有较为显著的增效作用;对棉铃虫击倒作用快残效期长、相同用量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防效优于50%1605乳油和2.5%功夫的防效;并且该实施例防治棉铃虫效果显著,施药后一天和三天,其平均防效均在80%以上;校正防效比单剂对硫磷功夫菊脂效果显著(显著性测验采用“DMRT”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值得推广应用的复配杀虫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从德,未经张从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2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氮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电连接组件和零插入力连接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