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99102593.8 | 申请日: | 199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229808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9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克之;植田裕子;高桥直子;长砂欣也;三宅浩司;藤田康弘;初田卓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主分类号: | C08J3/00 | 分类号: | C08J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 及其 制造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吸水剂,它在无负载下的吸附容量为30(g/g)或更高,在负载下的静态破坏吸附容量(1)为20(g/g)或更高,其中在负载下的静态破坏吸附容量(1)是按下列步骤测得的吸水剂的吸附容量:
用含有0.005%(重量)浓度的L-抗坏血酸的生理氯化钠溶液使吸水剂溶胀到15(g/g);
使该吸水剂在这样的溶胀状态下呆6小时;
在溶胀的吸水树脂上加50g/cm2的载荷,在此状态下使溶胀的吸水剂再吸附生理氯化钠溶液1小时;和
测量得到的溶胀凝胶的重量。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吸水剂,其中在负载下的静态破坏吸附容量(1)为23(g/g)或更高。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吸水剂,其中在无负载下的吸附容量为33(g/g)或更高。
4.一种吸水剂,它在无负载下的吸附容量为30(g/g)或更高,在负载下的动态破坏吸附容量为20(g/g)或更高,其中在负载下的动态破坏吸附容量是按下列步骤测得的吸水剂的吸附容量:
用含有0.005%(重量)浓度的L-抗坏血酸的生理氯化钠溶液使吸水剂溶胀到15(g/g);
使该吸水剂在这样的溶胀状态下呆4小时;
动态破坏溶胀的吸水剂;
在溶胀的吸水树脂上加50g/cm2的载荷,在此状态下使经过动态破坏的吸水剂再吸附生理氯化钠溶液1小时;和
测量得到的溶胀凝胶的重量。
5.按照权利要求4的吸水剂,其中在负载下的动态破坏吸附容量为23(g/g)或更高。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的吸水剂,其中在无负载下的吸附容量为33(g/g)或更高。
7.一种吸水剂,它在无负载下的吸附容量为30(g/g)或更高,在负载下的静态破坏吸附容量(4)为30(g/g)或更高,其中在负载下的静态破坏吸附容量(4)是按下列步骤测得的吸水剂的吸附容量:
用含有0.05%(重量)浓度的L-抗坏血酸的生理氯化钠溶液使吸水剂溶胀到15(g/g);
使该吸水剂在这样的溶胀状态下呆6小时;
在溶胀的吸水树脂上加20g/cm2的负荷,在此状态下使溶胀的吸水剂再吸附生理氯化钠溶液1小时;和
测量得到的溶胀凝胶的重量。
8.按照权利要求7的吸水剂,其中在负载下的静态破坏吸附容量(4)为32(g/g)或更高。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的吸水剂,其中在无负载下的吸附容量为33(g/g)或更高。
10.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的吸水剂,它的吸附速度为20~80秒,并且水溶物含量为1~15%(重量)。
11.一种吸附材料,它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剂和纤维基材,其中吸水剂与吸水剂和纤维基材的总量的重量比为0.4或更高。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吸附材料,其中吸水剂根据下面公式(1)的静态破坏浓度吸附指数为23或更高:
静态破坏浓度吸附指数=X(1-α)+Yα (1)其中:X是吸水剂在无负载状态之下的吸附容量(g/g);
Y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剂在负载状态之下的静态破坏吸附容量(1)(g/g);和
α是吸水剂与吸水剂和纤维基材总量的重量比。
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的吸附材料,其中吸水剂的吸附速度为20~80秒,水溶物含量为1~15%(重量)。
14.一种吸附材料,它包含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水剂和纤维基材,其中吸水剂与吸水剂和纤维基材的总量的重量比为0.4或更高。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吸附材料,其中吸水剂根据下面公式(2)的动态破坏浓度吸附指数为23或更高:
动态破坏浓度吸附指数=X(1-γ)+Aγ (2)其中:X是吸水剂在无负载状态之下的吸附容量(g/g);
A是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水剂在负载状态之下的动态破坏吸
附容量(g/g);和
γ是吸水剂与吸水剂和纤维基材总量的重量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触媒,未经株式会社日本触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25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