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燃料无效
申请号: | 99102795.7 | 申请日: | 199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266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宫崎实;罗世鹏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金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更准确地说涉及适合环境保护的内燃机用优选燃料。
通常作为内燃机等燃料广泛使用的汽油与环境污染问题有关,这是因为废气排放物中含有CO、NOX、SO2、HC等。这样的排放物起因于燃烧的汽油。
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日本特许公报57-50839中所述,提出了一个使用含醇如甲醇等燃料组合物的建议。
按日本特许公开5-140568的教导,提出的另一建议是用燃料作为汽油的代用品。这种燃料含挥发性漆稀释剂等以及甲醇和改造汽油(处理的石脑油)。尽管挥发性漆稀释剂原来是抗锈剂,在这种情况下,却是作为添加剂使用的。当燃料组合物作为设计成用汽油动转的内燃机燃料使用时,其排放物中存在的CO和HC量与由汽油产生的排放物相比,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约11%和最多为40%。
但是,参阅上面提到的前一特许公报,由于使用提出的燃料组合物作为汽油开动内燃机的汽油替换物,为了调节空气—燃料比,这就产生必须给发动机的入口歧管装备改进的进气口的问题。
就后一特许公开提出的可替换燃料来说,当使用所述公报实施例1所示配制量的组成物进行实验时,发现存在另外的问题。即,燃烧温度过分被提高,由此使密封件易于过早地损坏。密封件是内燃机的机械部件。另外,一些发动机还倾向于遭受震动。更进一步,使发动机的机械部件过早失灵。
由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直接在发动机完全无需改进的汽油开动内燃机中使用的燃料。在这种情况下,燃料产生的废气中CO和HC的量被抑制到上述两例燃料组合物所产生的量那么低,由此有助于环境保护。另外,由本发明试图提供的燃料消除了如前所述密封件过早的损坏,发动机易于出现震动以及发动机机械零件易于出现过早的不能运转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包含甲醇、异丙醇、异丁醇、三醇和改造汽油,并且进一步提出以燃料总量为基础具有53±5%(重量)甲醇、异丙醇和异丁醇,30±3%(重量)三醇和20±3%(重量)改造汽油组成的燃料,其中以这三种醇总含量为基础甲醇、异丙醇、异丁醇以%(重量)计的X、Y和Z分别为9-6%(重量)甲醇、1.5-0.5%(重量)异丙醇和2-1%(重量)异丁醇。
就此而论,对本发明使用的改造汽油没有任何限制,因此按各种改造工艺如铂重整过程或铼重整过程的任何改造汽油都可以接受,更具体地说,例如处理石脑油、甲苯或无铅汽油,都可以叫做改造汽油。
在本发明的燃料中如果以燃料总量为基础上述三种醇的%(重量)大于52+5%(重量),则具有这样组成的燃料不能用于所有类型的内燃机上,因为发动机之间的排气量不同。
相反,另外的问题出现在醇含量低于52-5%(重量)的燃料按照分类被认为与挥发油相当,因此将该燃料排除在合成燃料类之外。由此,按三种醇总量为基础甲醇X、异丙醇Y和异丁醇Z合适的重量比分别为(9-6)∶(1.5-0.5)∶(2-1)。如果未满足这种合适的重量比,以总燃料量为基础醇的重量百分比应在53±-5%(重量)的条件就得不到满足。这样就会引起这种燃料不能用于所有类型发动机的问题。
即使在汽油开动不同排气量的内燃机情况下,含有上述三种醇的混合物为53±5%(重量),三醇为30±3%(重量)和改造汽油为20±3%(重量)的燃料可直接用于发动机不经任何改进的发动机中。
下面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和对比例对本发明的燃料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使用具有下列组成的燃料作为本发明的燃料,然后与无铅汽油作对比检验:
醇 :53%(重量)
细目:甲醇 :44%(重量)
异丙醇 :3%(重量)
异丁醇 :6%(重量)
三醇 :29%(重量)
改造汽油(处理石脑油) :18%(重量)
给出的试验条件如下:
检验汽车数据
车辆型号 :丰田型E-YR28G
总行驶距离 :39278K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崎实;罗世鹏,未经宫崎实;罗世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2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元复合微生物菌肥
- 下一篇:枸杞发酵酒的菌种筛选、酵母培养及发酵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