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磁场进行钢材离线热处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03160.1 | 申请日: | 199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5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钢;冯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1D10/00 | 分类号: | C21D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大华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波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场 进行 钢材 离线 热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钢材的离线热处理领域。主要适用于钢材依赖扩散性相变热处理(获得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时奥氏体化后的冷却过程。
目前,国内外对磁场对钢材热处理时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用高强度脉冲磁场提高钢材淬火过程中钢的Ms点,增加马氏量,提高钢材的强度。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主要文献可参见“Magnetic field-induced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a few feerrrous alloys”(Journal of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90 & 91(1990)34-36),其主要特征是在淬火(或等温淬火)条件下,加入高强度脉冲磁场可得到更多的马氏体,提高强度。稳定磁场对钢材热处理的作用未见报导,而且磁场(稳定磁场或脉冲磁场)对钢材热处理时扩散性相变的作用也未见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细化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提高钢材强韧性及改善组织均匀性的钢材磁场离线热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目的,本方法是钢材在奥氏体化后的非强制冷却过程中发生γ-α相变前,把钢材置于均匀的磁场中,对其进行离线热处理,所述磁场指稳定磁场(静磁场)或脉冲磁场,其具体的工艺参数如下;
采用稳定磁场:钢材在奥氏体化后的非强制冷却过程中发生γ-α相变前加入稳定磁场,磁场强度应大于0.8特斯拉,从发生相变点开始加磁场的有效时间不少于3秒。
采用脉冲磁场:钢材在奥氏体化后的非强制冷却过程中发生γ-α相变前加入脉冲磁场,脉冲磁场强度应大于1.5特斯拉,脉冲频率不低于0.5Hz,从发生相变开始加磁场的有效时间不少于5次脉冲时间。
在钢材热处理时奥氏体化后的冷却过程中加入磁场(稳定磁场或脉冲磁场),能够显著地增加形核密度,细化组织,提高钢材的强韧性,改善组织均匀性,其原因是待处理钢材在磁场下产生Zeeman效应、高场磁化率和磁致伸缩效应,因此,在磁场的作用下,相变驱动力增大,导致临界晶核尺寸和临界形核功均减少,显著地增加了待处理钢材各处的形核密度。这样,形核密度的显著增大,可以使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的显著细化,导致了钢材的强韧性,也使待处理钢材的表面和芯部的硬度差别减小,提高了钢材的组织均匀性。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稳定磁场热处理装置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脉冲磁场热处理装置示意图。
附图1中,A为毛坯库,B为加热炉,C为磁场热处理,D为冷床。
附图2、3中,1、5为线圈,2、7为待处理钢材样,3为固定钢样夹具,4为铁芯,6为绕线圈用的陶瓷环。
待处理钢材毛坯在加热炉奥氏体化保温后放入磁场装置中,放入均匀磁场的中间,用夹具3固定(见附图2和3),待温度降至AC3(或稍高)点时通入磁场,加磁场的持续时间依技术要求而定,处理完后移至冷床放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加磁场的结果,金相组织得到了显著细化;
(2)提高钢材的强韧性;
(3)改善组织均匀性。
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磁场离线热处理方法,采用X60管线钢为坯料进行三批磁场热处理试验,奥氏体化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为20min,放入磁场中空冷,磁场工艺参数见表1,力学性能试验及金相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1、实施例磁场热处理的工艺参数
表2、实施例磁场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及晶粒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31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