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吸式助燃发动机尾气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99103378.7 | 申请日: | 199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267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毅文 |
主分类号: | F01N3/24 | 分类号: | F01N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燃 发动机 尾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器,特指一种自吸式助燃发动机尾气净化器。
发动机尾气净化器应用于各种依靠发动机驱动的设备,例如汽车、轮船、用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等。目的是为了响应环保,净化发动机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以减少发动机尾气对大气污染的比重。现有的净化器结构极其复杂,成本高,且净化尾气的有效寿命不长,即应用初期效果还可以,但使用时间长则净化效果很难以保证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净化效果理想、有效净化寿命长的自吸式助燃发动机尾气净化器。
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发动机尾气从尾气进口通过固定旋片分离成轻可燃有害气体与高温初步净化尾气,轻可燃有害气体通过轻可燃有害气体收集锥管,从回收管回到发动机再燃烧做功。高温初步净化尾气通过喷射锥管的加速,与从新鲜空气补充管中吸入的新鲜空气混合进入混燃锥管,高温初步净化尾气中剩余的有害气体与新鲜空气中的氧混合后被混燃锥管中的点燃器点燃,进行彻底的燃烧净化,最后再从尾气排出口排出,达到净化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有尾气进口(1);固定旋叶(2)、轻可燃有害气体收集锥管(3)、轻可燃有害气体回收管(4)、喷射锥管(5)、新鲜空气补充管(6)、混燃锥管(7)、尾气排出口(8)、点燃器(9)。
首先,发动机尾气从与发动机排气口接驳的尾气进口(1)进入,通过固定旋叶(2)时,形成涡旋气流被分离成轻可燃有害气体和高温初步净化尾气,轻可燃有害气体被轻可燃有害气体收集锥管(3)收集,然后通过与发动机进气岐管相连的轻可燃有害气体回收管(4)回收送回发动机燃烧做功。而高温初步净化尾气继续进入喷射锥管(5)被进行加速喷射,在喷射的同时将新鲜空气从新鲜空气补充管(6)吸入并与之混合进入混燃锥管(7),高温初步净化尾气中剩余的有害气体与新鲜空气中的氧再被安装于混燃锥管(7)中,且与电源相连的点燃器(9)点燃,将残余的可燃有害气体完全燃烧净化后,通过与发动机后节排气管相接的尾气排出口(8)排出,从而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价低:本系统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易,成本低。
(2)有效使用寿命长:本系统是个完全机械结构,不存在化学
催化媒体,不受化学催化媒体寿命的约束:且系统没有活
动零件,磨损率低,修复性强。
(3)净化效果好:对有害的可燃气体进行了回收利用及二次燃
烧,彻底净化尾气中的有害气体。
(4)节能:自吸式空气补充助燃,不耗发动机有用功,且可燃
气的回收利用,能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率。(5)环保:净化汽车尾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发动机尾气对大气
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毅文,未经曹毅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3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化茯苓霜及其配制方法
- 下一篇:电动机断相综合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