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度为18毫米的双线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99103753.7 | 申请日: | 199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22739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圣博 |
主分类号: | H01H83/14 | 分类号: | H01H83/14;H01H73/48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肇南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度 18 毫米 双线 断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度为18毫米的双线断路器。
宽度为18毫米的双线断路器具有由左、中、右三片分壳体组装而成的壳体,壳体上设有手柄、脱扣器、短路脱扣驱动器、过载脱扣驱动器、动触头、静触头、接线柱和灭弧器,显然,这种断路器具有短路和过载保护功能,但设有漏电保护功能,其保护功能是不完全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的方案是在双线断路器的一侧增设一个宽度也为18毫米的漏电保护器,产品宽度即达36毫米,体积增加了一倍多,显然,这样的产品不但外形臃肿,耗材多,而且也影响其它电器产品照常安装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漏电、短路和过载保护功能的宽度为18毫米的双线断路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壳体内安装过载脱扣驱动器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单侧伸张形成供安装漏电脱扣驱动器的空间,该漏电脱扣驱动器由零序互感器、电子板和电磁吸合器组成,其中零序互感器的信号输入线是连接动触头同接线柱的两根导线,零序互感器的信号输出线接入电子板,经电子板处理输出的信号电流导通电磁吸合器的电磁线圈,固定在电磁吸合器的芯棒上的拉杆则同脱扣器中的脱扣臂接触。
本发明的实质是在保持宽度18毫米的前提下,在壳体中形成一个供安装漏电脱扣驱动器的空间,该漏电脱扣驱动器由零序互感器提供漏电信号,经电子板处理后使电磁吸合器得电驱动芯棒移动并拉动脱扣臂使脱扣器脱扣,此时,动触头同静触头即脱离接触,因此,本发明在具有短路和过载保护功能的宽度为18毫米的双线断路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漏电保护功能。此外,本发明的壳体长度仅须增加15毫米,即可容纳漏电脱扣驱动器,也就是说增加一个漏电保护功能,产品的成本增加不多,是非常经济的,同时,这种技术解决方案并不妨碍其它电器产品的照常安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阐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图1: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漏电提示部份的结构图;
图4:漏电保护的电路原理图。
如图所示,宽度为18毫米的双线断路器具有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手柄2、脱扣器、短路脱扣驱动器、过载脱扣驱动器5、动触头6、7、静触头8、9、接线柱10、11、12、13和灭弧器14、15,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内安装过载脱扣驱动器5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单侧伸张形成供安装漏电脱扣驱动器的空间16,该漏电脱扣驱动器由零序互感器17、电子板18和电磁吸合器组成,其中零序互感器17的信号输入线是连接动触头6、7同接线柱12、13的两根导线19、20,零序互感器17的信号输出线接入电子板18,经电子板18处理输出的信号电流导通电磁吸合器的电磁线圈21,固定在电磁吸合器的芯棒22上的拉杆23则同脱扣器中的脱扣臂24接触。所述的脱扣器、短路脱扣驱动器和过载脱扣驱动器5均为公知技术,其中脱扣器由摆臂25、跳扣臂26、脱扣臂24、触头臂27、28、若干弹簧和连接手柄2同摆臂25的连杆29等构件组成;短路脱扣驱动器由电磁线圈3、芯棒4和弹簧组成,过载脱扣驱动器5就是单端支承的热双金属片。根据常规,壳体1内还设有由电阻R和试验按钮30组成的漏电试验电路,其中试验按钮30从壳体1内伸出。为了提示断路器的跳闸是在漏电情况下引起的,可以在过载脱扣驱动器5的内侧设置支承于支轴31的转臂32,其一端同芯棒22接触,另一端标有提示色,并设有同手柄2上的搭扣33相配合限定转臂32的转角的搭扣34,转臂复位弹簧35套装在支轴31上,提示色则显示于壳体1上的显示窗36。本实施例将支轴31设计成同脱扣臂24的支承轴37同心的悬臂短轴结构,这样可使结构更加紧凑。壳体1为组合结构,由左、中、右三片拼装而成。对于宽度为18毫米的双线断路器都采用卡轨安装,本发明也同样,并将卡扣38设置在壳体1的右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圣博,未经周圣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37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挡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造粒喷头电磁式振动装置及振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