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盲孔型多孔砌块自动压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104640.4 申请日: 1999-05-07
公开(公告)号: CN1234322A 公开(公告)日: 1999-11-10
发明(设计)人: 林坤明 申请(专利权)人: 林坤明
主分类号: B28B3/00 分类号: B28B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3000 福建省漳州***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孔型 多孔 砌块 自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材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半干法高压生产多孔砌块的机械。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多孔砖或多孔砌块,其芯孔直径≤¢22mm,空心率30%。多孔砖或多孔砌块,从隔热性能、结构强度和砌筑性能上均优于现有的空心砖或空心砌块。现在,法国的一种硬挤压多孔砖机,能够生产空心率为50%的烧结多孔砌块。它采用粘土为原料,砌块强度极高,是一种高性能的墙体材料。但是这种烧结多孔砌块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生产设备十分昂贵,对粘土原料的要求也很高,同时它要挖毁农田,不符合我国国策。现在还有另一类采用碎石、砂、水泥为原料的水泥空心砌块成型机。它是一种以振动成型为主的机械,1904年在美国出现,其成型技术经过了“工作台振动”、“模箱振动”、“加压振动”、“强力整体振动”的过程。现国外这类生产线技术十分成熟,且多为电脑控制,它能生产单排孔至三排孔的空心砌块。我国60年代开始仿制这种机型,现已成为我国生产水泥空心砌块的主导机型,对节约农田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但不管是国产生产线还是引进的生产线,均还有“热、裂、漏”的问题留待解决,也均不能生产高空心率的多孔砌块。现在还有另一类半干法制砖和砌块的机械,这类机械最具代表性的是1873年在德国出现的以砂和石灰为原料的灰砖机。1971年德国又出现第一台液压式灰砂砖机,并逐步淘汰第三代机械式灰砂砖机。现国外的砌块自动压机均为液压式,压力一般为300-1500T。可生产空心率最高25%的空心砌块。我国在60年代开始仿制第一代机械式灰砂砖机,是我国半干法高压砖机的代表机型,至今没有重大改型。1974年我国有关单位开始研制500吨液压灰砂砖机,1982年通过鉴定。但是在使用中半途而废,至今仍是空白。我国现制造15000吨的液压机技术已很成熟,但由于我国砖和砌块价格特别低,而高压砌块压机运作要求高,研制周期长,费用大。研制单位不愿涉足,应是这个机型空白的重要原因。1988年我国开展墙体改革以来,一些科研单位对半干法多孔砖机提供了较多的报导资料。一种称为HNY型全自动双向液压成型机,可采用水泥、砂为原料生产空心率40%的承重盲孔多孔砖,脱模及养护不用垫板。一种称为YZM60-4盲孔砖成型机,可采用普通粘土、半干法成型盲孔型烧结多孔砖,空心率达30%。但均未见批量投向市场,其实用性还有待证实。1995年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粉压多孔砖自动模具”的发明申请(专利申请号:94103689.8)它是在现有的机械式或液压式的半干法高压制砖机的下模头加工出若干芯孔。若干芯杆穿过这些芯孔,芯杆上端伸出下模头而置于模框中,芯杆下端与激振器连接。填料时,激振器带动芯杆振动,从而破坏物料在密聚芯杆顶端出现的“拱桥”效应。它从技术原理,技术措施上解决了“粉压法”生产高空心率的多孔砖时长期未能解决的布料和落料难题。但是,当这个发明申请运用在生产多孔砌块时,技术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直径22mm的芯杆悬空长度达400mm,长径比达18,不能承受数百吨的冲压力,而使这种模具很快失效,所以,它必须有解决这个重大问题的技术方案。第二、传统半干法高压制坯理论认为:加压宽度应大于加压厚度,以利于减少压力递减现象。而生产空心率50%的多孔砌块时,芯孔间距仅有4mm。砌块的加压平面可视为被密聚的芯杆分割为仅4mm的宽度,而加压厚度为190mm,厚与宽之比达47,严重的压力递减也必将使这种模具失效。所以,它必须得到其他成型理论的支持。第三,发明申请实质是一套原有模具与一套新增的芯杆模具的复合,在数百吨压力的条件下和大量细长芯杆内置并跨越两套运动部件的条件下,加压结构受力条件恶劣,模具精度要求高,所以,它还必须得到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支持,必须解决许多实质性的问题。至今,国内外尚没有采用半干法生产空心率30%的多孔砌块自动压机推向市场。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盲孔型多孔砌块自动压机。它能采用砂、粉煤灰、炉碴、黄土、水泥、石灰等为原料,生产高强度的空心率50%的盲孔型免烧结多孔砌块。它还能以粘土,特别是劣质粘土为原料,生产高强度,空心率50%的烧结多孔砌块。这种盲孔型多孔砌块自动压机,生产的多孔砌块,坯体强度大,不需垫板协助脱坯养护,能直接脱模堆垛。这种盲孔型多孔砌块自动压机运行可靠,坚固耐用,产量大,制造成本低,能实施电脑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坤明,未经林坤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46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