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旱土作物一年五熟五高产耕作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104686.2 申请日: 1999-06-13
公开(公告)号: CN1298633A 公开(公告)日: 2001-06-13
发明(设计)人: 林国标 申请(专利权)人: 林国标
主分类号: A01G7/00 分类号: A01G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22700***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作物 一年 五熟五 高产 耕作
【说明书】:

发明旱土作物一年五熟五高产耕作法涉及一种旱土作物耕作方法。

近年来,我国农业人口发展较快,人多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提高复种指数和作物产量,是改进耕作制度的一项重大课题。我国地处亚热带地区,通常旱土作物传统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但产量较低,土地利用率不高。虽然有的试行一年三熟甚至个别的一年四熟,但只仅限于小区试验,尚没有成熟的经验,总体表现为不大科学配套,产量不高,不尽完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旱土作物一年五熟五高产的耕作方法,其土地利用率高,一年五熟可达亩产折合稻谷1500公斤左右,尤以较传统的一年二熟旱土作物产量大有提高。

本发明旱土作物一年五熟五高产的耕作方法为:

第一熟,玉米(或高梁);第二熟,豆类(黄豆、绿豆、蚕豆等也可选旱稻、粟米等);第三熟,薯类(红薯、马铃薯、脚板薯等);第四熟,蔬菜(白菜、萝卜等);第五熟,麦类(小麦、大麦、细麦等)。

本发明一年五熟作物最佳耕作方法为:

第一年:第一熟,玉米;第二熟,黄豆;第三熟,红薯;第四熟,白菜;第五熟,小麦。

第二年:第一熟,玉米;第二熟,旱稻;第三熟,绿豆;第四熟,白菜;第五熟,小麦。

以后每年均按第二年的一年五熟作物耕作方法进行。也可相应轮作其它作物。

本发明上述一年五熟五高产的栽培技术要点为:

第一年:第一熟,玉米。3月中旬播种,株距9寸,行距4尺,每蔸定苗2株。7月下旬收割。生育期约130天。

第二熟,黄豆。3月底至4月初播种,间作在玉米4尺行距的中间空地,株行距5×8寸,每蔸定苗5-8株。7月上旬收割。生育期约100天。

第三熟,红薯。7月上旬在黄豆收割后的空地打凼,以后趁阴雨天插下红薯苗,株行距8×8寸,每蔸定苗1株,11月上旬收割。生育期约120天。

第四熟,白菜。8月上旬在玉米收割后的空地上种白菜,株距1尺,每蔸定苗1株,11月下旬以后收获。生育期100天以上。

第五熟,小麦。11月上旬在红薯收割后的空地播种,株行距5×8寸,每蔸定苗10-15株,来年5月收割。生育期180天。

第二年:第一熟,玉米。种植方法与第一年相同。

第二熟,旱稻。5月上旬在收割小麦的空地上播种,株行距5×8寸。8月下旬收割,生育期约120天。

第三熟,绿豆。8月下旬在收割旱稻的空地上播种,株行距5×8寸,10月下旬收割,生育期约60天。

第四熟,白菜。种植方法与第一年相同。

第五熟,小麦。种植方法与第一年相同。

在上述耕作方法和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坚持做到,精耕细作,适时及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勤于中耕除草,及时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收割,合理间作、轮作等。

以上耕作方法,除第一年仅收玉米、黄豆、红薯、白菜四熟作物外,第二年以后每年都可收到五熟作物。

实施例。发明人从1980年以来,在当地云霄岭的0.6亩旱土中长年坚持种植一年五熟旱作,年年高产稳产,每年所收五熟作物产量亩产折合稻谷1500公斤以上。其中:

1992年在云霄岭0.6亩旱土种植一年五熟作物,折合稻谷1300公斤,亩产折合稻谷2100公斤。其主要种植过程如下:

第一熟,玉米。3月15日播种,株距9寸,行距4尺,每蔸定苗2株,前后相距约5寸。播种时每粒种子拌和一大抓土灰以防下雪冻坏种苗。20天后中耕结合追施碳氨。7月下旬实收玉米240公斤,折合稻谷300公斤,可见用这一间作方法种植玉米,光照充足,较大面积一块地的玉米,增产效果显著。这里以玉米实占耕地0.12亩计算折合亩产玉米2000公斤。

第二熟,黄豆。3月25日播种,种于玉米4尺的行距中间,株行距5×8寸,播种时施25公斤磷肥作底肥,苗期施3公斤尿素作追肥,7月上旬实收黄豆60公斤,折合稻谷120公斤。

第三熟,红薯。在收了黄豆的地里打凼趁阴雨天插下红薯,株行距8×8寸,中耕施复合肥30公斤,11月上旬实收鲜薯1500公斤,折合稻谷300公斤。

第四熟,白菜。8月上旬在收了玉米的空地上种白菜,株距1尺,至12月下旬实收鲜菜720公斤,折合稻谷400公斤。

第五熟,小麦。11月上旬在收了红薯的地里种小麦,株行距5×8寸,施土木灰400公斤,中耕除草三次,结合追肥三次,每次施30公斤尿素。来年的5月上旬实收小麦120公斤,折合稻谷180公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标,未经林国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4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