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线盒无效
申请号: | 99105472.5 | 申请日: | 199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232304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0 |
发明(设计)人: | 古谷贡;青山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 ||
1.一种电气接线盒,包括可以分层组装在一起的内部壳体(7、8)和可以安装内部壳体(7、8)的外部壳体(4),所述内部壳体(7、8)可安装压力接触端子(2)从而使相应端子(2)的连接部分(11)暴露出来以便与相应的电线(W)做压力连接,其特征在于,外部壳体(4)可以将处于分层状态的内部壳体(7、8)装入其中,并设有锁定装置(5、31)以将内部壳体(7、8)固定在外部壳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在所述内部壳体(7、8)之一上的凸块(5)、和所述外部壳体(4)上的弹性杆(31),所述凸块(5)的周边具有圆角形肩部(5C),可在插装所述内部壳体(7、8)时使所述弹性杆(31)弯曲,所述凸块(5)还形成了在所述内部壳体(7、8)完全插入时与所述弹性杆(31)末端配合的支承面(5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4)带有在所述内部壳体(7、8)插装方向上延伸的与所述凸块(5)接触的壁厚相对较薄的部分(30A)、和在所述薄壁部分(30A)任意一侧的壁厚相对较厚的部分(5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5)在所述内部壳体(7、8)插装方向上被槽(18)分开,所述槽(18)可引导拆卸工具(21)将所述弹性杆(31)的末端撬起以便将所述外部壳体(4)和所述内部壳体(7、8)拆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4)为阶梯形,所述弹性杆(31)在较低的阶梯上,在靠近较高的阶梯边缘设有槽(20),所述槽(20)可以对所述弹性杆(31)的释放工具(21)起到引导和支点作用。
6.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外部壳体(4)带有管状开口以便所述内部壳体(7、8)的装入,内部壳体在所述开口中周边均有一定间隙,所述外部壳体(4)还带有在所述内部壳体(7、8)插装方向上延伸的向内突起的肋筋(54),所述肋筋(54)减小了所述插装方向上的间隙。
7.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壳体(7、8)一起形成了可与所述外部壳体(4)端部开孔配合的突伸的前端部(3A),所述前端部(3A)的内侧形成了可与所述外部壳体(4)的接触面(56)接触的台阶(57),所述前端部(3A)还可限制所述内部壳体(7、8)的相对嵌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当台阶(57)与接触面(56)接触时在所述凸块(5)与所述弹性杆(3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D),所述前端部(3A)穿过所述接触面(56)的距离等于所述的一定的间隙(D),当所述内部壳体在拆卸方向上的移动消除了所述间隙时,所述前端部(3A)与所述接触面(56)的外侧面平齐。
9.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壳体带有可以释放的配合装置(14、16;15、17)以防止内部壳体相互分离。
10.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两个内部壳体(7、8)可以使各个压力接触端子向着相对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54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