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的混纺纱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99105909.3 | 申请日: | 199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232100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张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亮;张京涛 |
主分类号: | D06M11/45 | 分类号: | D06M1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曹诗健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混纺纱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纤维及其纤维制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由岩棉(或矿棉)为主要原料制得的混纺纱及其制品。
岩棉(或矿棉)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耐高温纤维,但现有的岩棉制品只有棉、板、管壳,而其使用仅限于保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岩棉(或矿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辅料,得到具有高抗拉强度且耐高温的混纺纱。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耐高温的混纺纱的应用,由混纺纱制得多种制品,制品的使用温度最高达750℃。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主要技术方案:将岩棉(或矿棉)与短切玻璃纤维按比例混合并喷入合毛油后,经混毛,进入梳毛工序,并同时加入补强丝,制成毛条饼,然后毛条饼在环锭进行纺纱,并同时加入增强材料,制成单纱。
本发明的耐高温的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包括混毛、梳毛、环锭工艺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混毛:在铺毛合毛装置中,先进行铺毛,即先将岩棉(或矿棉)和辅料分层相间且辅料夹在两层岩棉或矿棉中间,铺置在毛帘上,每铺毛一层都要均匀地喷加铺毛总重0.5-1.5%的合毛油,然后启动毛帘,将铺毛送入混合装置,得到混毛;所述的岩棉(或矿棉)与辅料的含量(以两者之和重量为100计)分别为65-95%、5-35%。
2.梳毛:将(1)步制得的混毛送入梳毛机,成网,起毛,截下毛网,加入补强丝,补强丝的数量及间隔与皮条相对应,然后将混入补强丝的毛网送入成条机,毛网被皮条分割成毛网条,每个毛网条含一根补强丝,毛网条与皮条分离后进入搓板,搓合成毛条,最后制成毛条饼;
3.环锭:将(2)步制得的毛条饼,直接进入压力机构或在毛条直接是入压力机构的同时加入一根增强材料,然后真捻,制得规格为400-2500TEX即400-2500克/1000米的单纱。
步骤(1)所述的辅料包括短切中碱玻璃纤维、短切无碱玻璃纤维,短切高温玻璃纤维和或有机纤维,最好是短切中碱玻璃纤维、短切无碱玻璃纤维或高温玻璃纤维,通过选择不同辅料可提高岩棉的可纺性和岩棉纱的强度,增加产品品种,调整其耐高温性能,同时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所述的合毛油采用中国纺织科学院生产的牌号为FA-羊绒-901产品。
步骤(2)所述的补强丝包括连续的中碱、无碱、高温玻璃纤维或高硅氧纤维,其作用可提高岩棉或矿棉的强度,使毛网条易成线,减少断线或操作失误。
步骤(3)所述的增强材料选择直径0.08-0.18毫米的金属丝包括铜丝、不锈钢丝、镍铬合金丝或连续的中碱、无碱、高温玻璃纤维或高硅氧纤维,加入该增强材料可进一步提高岩棉(或矿棉)纱的常温和高温强度。
本发明所用的铺毛合毛装置、梳毛机及成条机、环锭机以及补强材料的加入机构是采用申请号为94115505.6公开的技术。
本发明的混纺纱的应用,可将单纱或采用通常的合股机将2-4股单纱合成一股,或将其与其它有机纱或无机纱(或丝)合股、卷取,得到纱成品,然后按已有技术直接将它们用以织造耐高温制品包括耐高温绝热布、耐高温绝热带、耐高温扭绳、三股绳及低密度松绳,或制造耐高温绝热管。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过程。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混毛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3为梳毛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4为环锭工序流程示意图。
由图1所示,岩棉或矿棉(1-1)与短切玻璃纤维(1-2)按比例混合并喷入合毛油(1-3)后经混毛(1-4)及表面处理(1-5),再进入梳毛(1-7)工序,同时加入补强丝(1-6),以制成毛饼,最后进入环锭约纱工序(1-9),根据需要再加入增强材料(1-8),制成单纱,用单纱再去合股(1-10),卷取(1-11),最后得到纱成品,直接用于织造织物或其他制品。
由图2所示,以第一抽毛风机(2-4)为界,之前为铺毛合毛装置,之后〔包括第一抽毛风机(2-4)〕为混毛装置。先将短切玻璃纤维和岩棉或矿棉分层相间铺置在毛帘上(2-1),每喷一层均要喷加毛合油,然后启动毛帘(2-1),带动铺毛并送入压毛辊(2-2),使其从上下辊间隔通过,进入开刺辊(2-3),并由第一抽风机(2-4)抽入离心收集斗(2-5),再经毛帘(2-6)运送入混毛辊(2-7),再经剥毛辊(2-8)后,由第二抽毛风机(2-9)将混好的纤维抽入料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亮;张京涛,未经赵亮;张京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5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穴位电光针灸仪
- 下一篇:一种方便面疙瘩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