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无效
申请号: | 99106352.X | 申请日: | 199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235212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7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浩司;石山卓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1H5/88 | 分类号: | D01H5/8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中的 顶部 皮圈架 | ||
本发明涉及在纺纱机比如环状纺架中的顶部皮圈架,更具体地说,涉及在整体纺锤型皮圈牵伸装置中的皮圈架,在该装置中多个纺锤被整体地安装到一个配重臂上。
在一个环状纺架中,通常,在一前罗拉与一后罗拉之间设置一个皮圈牵伸装置。该皮圈牵伸装置的一个顶部皮圈和一个底部皮圈在它们之间把粗纱固定住,对该粗纱进行牵拉。底部皮圈一旦结合进该皮圈牵伸装置中之后,总被固定在一个预先确定的位置。在另一方面,在大多数机器中,当纱线断开时或进行维修工作时,顶部皮圈位于与底部皮圈间隔开的位置。为了使维修工作变得容易,许多皮圈牵伸装置采用一种结构,使得用一对纺锤把包括顶部皮圈的顶部罗拉支承在一个配重臂上,并可以把每个顶部罗拉设置在一个牵伸位置(纺纱位置)上,在此位置,顶部罗拉与底部罗拉相接触,和设置在一个等待位置,在此位置,顶部罗拉与底部罗拉分离开。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件No.50-90727中公开了整体纺锤型装置的顶部皮圈架,在该装置中两个纺锤是成一个整体,如图13中所示。在此顶部皮圈架50中,在形状基本上为L形的皮圈架本体5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设置一个鞍形部分53,它用做对皮圈架罗拉(中间的顶部罗拉)52的一个安装部分。一对皮圈销54在预定的位置固定在皮圈架本体51的前端上。这些皮圈销54设有皮圈引导件55,用来限制在皮圈宽度方向上的运动(未画出)。皮圈架本体51也有引导凹槽56,在相应于固定皮圈销54的固定位置形成这些凹槽。
作为一种替代方法,提供有一个顶部皮圈架,它的结构使得与上面提到的传统的示例不同,在传统的示例中,在皮圈架本体的前端设置与该皮圈架分开的皮圈销,皮圈架本体的前端起皮圈销的作用,从而皮圈绕着皮圈架本体的前端和中间的顶部罗拉转动,并在皮圈架本体的前端与中间的顶部罗拉之间伸展。在此结构中,把用来限制在皮圈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的皮圈引导件做成与皮圈架本体构成为一体,并由皮圈架本体伸出。
其间,环状纺架没有可以使它们把相邻的纺锤之间的间隔(锭距)在所有纺纱机中设定成一个不变的值的规定。由于这一原因,典型地有两种锭距,70毫米或75毫米。在传统上,因此要求相应于纺纱机的70毫米和75毫米的锭距制备皮圈架本体,为了设置这些锭距,这些皮圈架本体在设置皮圈引导件的位置方面要彼此不同,或者这些皮圈架本体在设有皮圈引导件的皮圈销的固定位置方面要彼此不同。所造成的问题是当目的是缩短离开接受装货定单的时间间隔时,需要大量地储存两种皮圈架本体。
考虑到上述问题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纱机的顶部皮圈架,在该纺纱机中,在一个整体纺锤型皮圈牵伸装置中,多个纺锤成为一个整体,并被装到一个配重臂上,借助于把相同的皮圈架本体与皮圈引导件的组合,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能够用于有不同的锭距的纺纱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设置有在纺纱机中的一顶部皮圈架,把该顶部皮圈架装到整体纺锤型皮圈牵伸装置上,在该装置中多个纺锤成为一个整体,并被装到一个配重臂上,它包括:
由一支承轴支承的一皮圈架本体,该轴自身被支承在该配重臂上;
皮圈引导件,它们与所述皮圈架本体分开形成,并被装到所述皮圈架本体上,限制在顶部皮圈的宽度方向上的运动;以及
一定位装置,它能够在相应于锭距的多个预定位置中的任何一个把皮圈引导件中的每一个定位,并把它们固定到该皮圈架本体上。
在上述结构中,一个配重臂支承着该顶部皮圈架。特别是,支承轴支承着此顶部皮圈架,此支承轴进而被配重臂支承着。该顶部皮圈架自身支承着顶部皮圈,而顶部皮圈绕着一皮圈销和顶部罗拉转动,并在该皮圈销与顶部罗拉之间伸展。对着一个底部皮圈压顶部皮圈,并使顶部皮圈与底部皮圈相接触,同时皮圈引导件限制在皮圈的宽度方向上的运动,使得顶部皮圈的运行按照底部皮圈的运行。皮圈引导件分别以对应锭距的多个预定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固定。定位装置定位于该固定位置。因此,按照本发明的顶部皮圈架靠相同的皮圈架本体和皮圈引导件的组合能够用于有不同锭距的纺纱机,因此,与传统的皮圈架不同,不必须制备和储存多种皮圈架。
按照实现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提供了一种皮圈引导件,定位装置包括设在皮圈架本体侧面上的第一接合部分和设在每个皮圈引导件中的一第二接合部分,对于每个皮圈引导件安装的每个位置设置多个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中至少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6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集式天线系统
- 下一篇:越区切换控制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越区切换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