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式连接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99106787.8 | 申请日: | 199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2362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24 |
发明(设计)人: | 梶沼修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特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658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涛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连接器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在第一连接器上形成有第一金属外壳,第二连接器上形成有第二金属外壳,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彼此相配接时,第一和第二金属外壳彼此相互接触。
图4中示出了这类现有技术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的一个实例(见JP-A-9-266031)。
这种屏蔽式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10和第二连接器120。其中,第一连接器110具有含多个第一接触件112的绝缘的第一罩体111和用于遮盖接触件112的第一金属外壳113,第二连接器120具有含多个第二接触件的一绝缘的第二罩体121和用于遮盖第二罩体121的配接部分122的第二金属外壳124。第二连接器120与第一连接器110配接在一起。
当第一连接器110与第二连接器120配接到一起时,第一和第二金属外壳113和124相互接触。第一金属外壳113上有朝着第一接触件112向内突出的接触突起且该接触突起114与第二金属外壳124的外周相接触。而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罩体121上位于同接触突起114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凹入部125,这样,当接触突起114与第二金属外壳124的外周相接触时,第二金属外壳124在凹入部125中向内变形。
遗憾的是,现有技术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100的缺点在于,当第一金属外壳113的接触突起114因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10和120的相互配接而与第二金属外壳124的外周相接触时,接触突起114的侧壁紧靠第二金属外壳124的前边缘,这样,接触突起114就无法顺利地同第二金属外壳124相接触。
还有,现有技术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100的另一缺点在于,污物,例如碎屑,会进入到第二金属外壳124与第二罩体121的凹入部125之间的空间中,这样,第二金属壳体124就无法在凹入部125中向内变形并且因此第一金属壳体113和第二金属壳体124无法顺利地相互接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和第二金属外壳能顺利和可靠地相互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具有含多个第一接触件的绝缘的第一罩体和用于遮住至少第一罩体的配接部分的第一金属外壳,第二连接器具有含多个第二接触件的绝缘的第二罩体和用于至少盖住第二罩体的配接部分的第二金属外壳。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相配接。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配接时,第一金属外壳与第二金属外壳相互接触。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的特征在于以下方面:第一金属外壳上设有弹性接触片,用于盖住第一罩体的配接表面的一部分并弯向第一罩体的配接部分内部,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接触突起,用于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接触时,以弹性接触片实现相互接触。
最好是,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配接时所述弹性接触片与接触凸起的肩部相接合,从而锁定第一和第二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金属外壳上带有弹性接触片,用于覆盖第一罩体的配接表面的一部分并朝第一罩体的配接部分的内侧弯曲;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金属外壳上带有朝外侧突出的接触突出,用于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配接时,同弹性接触片相接触。因此,第一金属外壳与第二金属外壳可以顺利和可靠地相互接触。
还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接触时,弹性接触片与接触突起的台肩部相接合从而锁定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因此,弹性片和接触突起具有接触功能和锁定功能,从而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接合时,能产生“喀哒”一下的感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构成本发明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其中,图1A是透视图,而图1B为前视图;
图2是构成本发明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的第二连接器,其中,图2A是透视图,而图2B为前视图;
图3示出第一连接器和与其配接的第二连接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4示出现有技术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其中图4A是第一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而图4B是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图4C是未配接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剖面图。
在图1,2和3中,屏蔽式连接器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器10和与第一连接器10相配接的第二连接器40。当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40相互配接时,在第一连接器10上设置的第一金属外壳30和设置在第二连接器40上的第二金属外壳60彼此相互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特克公司,未经惠特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6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