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条带的扣接装置、制造该装置的方法以及附连有该装置的产品有效
申请号: | 99107125.5 | 申请日: | 199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296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明石俊次;濑川清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7/00 | 分类号: | A44B17/00;A41H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峻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条带 装置 制造 方法 以及 附连有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条带的扣接装置以及制造该装置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扣接装置,它包括雄元件或雌元件,或者是雄元件和雌元件一起整体连接在同一个条带上,并涉及制造该装置的方法。
长期以来已知的是,可在一个条带上形成至少一个附着孔,将一具有所需形状并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镶孔小环或类似制品一体地模制到条带的正面和反面,所述镶孔小环或制品可以保持在附着孔的外周边。例如美国专利2,821,764所述,在一片材内形成一附着孔,将一具有所需形状并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镶孔环或类似制品一体地模制到条带的正面和反面,从而可以保持在附着孔的外周边。镶孔小环可以这样模制,即,将片材夹紧在一用于模制镶孔小环的环形空腔内,以附着孔的周边部分上的多个位置为中心,利用在模腔内凸伸而相互面对的多对销元件,并将熔融树脂引入模腔来模制的。
通常,如果在上述模制过程中没有销元件,则在模腔内延伸的片材之附着孔的周边将会由于熔融树脂引入时的压力而大部分沿周向产生褶皱。最糟糕的是,外周边的一部分可能会偏移而靠到模腔的内表面上,致使片材可能会作为一模制物暴露在镶孔小环表面的一部分上。上述美国专利中揭示的发明已经可以这样来实现,即,使片材附着孔的外周边适度起皱可以提高镶孔小环固定于片材的强度。为了获得适度起皱的状态,可以借助模腔内的销元件来夹紧片材附着孔的外周边部分,这样就可以控制褶皱程度。
在上述美国专利中,形成有一个对着附着孔外周边、用于将熔融树脂引入模腔的入口,以便使被注入模腔的熔融树脂可以顺畅地流至片材附着孔的正面和反面。换言之,从环形模腔的中心进入的熔融树脂被引导向附着孔所在平面的外径部分。从入口进入的熔融树脂各自向前流至位于附着孔外周边的片材正面和反面。在这种结构下,由于片材是以适度起皱的状态结合于附着孔外周边的镶孔小环,所以可提高固定强度。
然而,按照上述发明,可在模制后的镶孔环的中心开口部分一体地模制一个合成树脂的圆盘状薄板,因此,如该说明书描述的那样,在模制完毕后,将薄板去除后,继而必须对模制的镶孔环的开口部分的外周面进行修整。
欧洲专利0228293揭示了一个按照上述思想的类似发明,它可以避免过分的褶皱。在这个欧洲专利中,借助类似于上述美国专利的方法在一条条带上一体地模制了一揿纽的扣接件,该扣接件并不限于雄的或雌的扣接件,可以包括上述的镶孔小环。
在该欧洲专利中,因为没有揭示不同于上述美国专利的专用模制方法,所以它并未清楚地说明熔融树脂是怎样被引入模腔的。然而,如示出其代表性实施例的图4所示,显然熔融树脂不是从雌元件卡合口的内周部分引入模腔的,这是因为用来形成卡合口的上下模是在其分型线处相互接触。因此,该欧洲专利在这一点上不同于美国专利。然而,如果在卡合口的内周面以外的位置,例如在靠近卡合口成形侧的销元件的那一部分,形成一用于将熔融树脂引入模腔的入口,则在熔融树脂开始引入时的树脂引入压力被局部并直接地施加到条带附着孔的外周边一侧,因而非常容易发生褶皱现象。
为了防止发生上述移动现象,需要尽可能多地设置销元件,以便在非常靠近附着孔外周边部分的位置上夹紧条带。由于采用这种结构,模具将变得复杂。另外,需要设定严格的模制条件,以避免因树脂从条带的一个面流至另一个面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外,根据该欧洲专利,与雌扣接件和镶孔环不同的是,雄扣接件当然是一个实心的模制结构,而且需要在雄扣接件上模制一个柱状凸起,它从雄扣接件的主体向外凸伸而形成雄扣接件的一个扣合部。为了形成具有上述结构的雄扣接件,与上述美国专利不同的是,必须在模腔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为将熔融树脂引入模腔的引导通道设置一个横浇道部。在上述结构中,为了限制模腔内条带上褶皱的程度,要求借助销元件固定地夹住附着孔的外周边部分。
另外,为了在同一条带上形成雄扣接件和雌扣接件,必须在模具内形成具有不同构造的模腔。另外,当需要改变雄扣接件和雌扣接件布置顺序时,必须相应于这种布置独立地制造一种模具。这将使模具变得复杂,当然会提高生产成本。当希望避免这种情况时,就不能同时在一个条带上形成雄扣接件和雌扣接件。
另外,与上述美国专利一样,在具有上述条带的扣接件中,无可避免地要对每种扣接件采用相同的合成树脂。因此,考虑到它们附着于条带的强度以及相互扣合或脱开的强度,若要满足这两个强度,就不可能改变附着于条带的粘着部和扣接件扣合部的材料。此外,虽然从结构上看足以改变模腔的形状,但还是不可能对同一扣接件施加不同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7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