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膏药无效
申请号: | 99107447.5 | 申请日: | 199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2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兆芳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5/64;A61K35/55;A61P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松寿 |
地址: | 25231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质增生 腰椎 突出 膏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以治疗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用药。
近年来,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日趋增多。患者局部疼痛、压痛、有的伴有肢体麻木、酸痛,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一般在治疗上,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即内服活血通络和止疼的药,外施按摩,或采用特殊的医疗器械索引治疗,现有的外用治疗药剂,近期疗效欠佳,远期疗效不确切,不稳定。治愈率较低。如申请号为89101016号名为“骨刺停膏药的配制方法”的中国专利,也存在上述问题,其配方尚不够精细周详,致使疗效不够显著迅速,一般贴敷5-10次才可见效。且现在一般外用药均存在污染衣物,影响正常劳动,对皮肤刺激性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用膏药,该药配方精细周详,疗效显著迅速,疗效确切。并且不污染衣物,对皮肤刺激性低,疼痛稍轻者可不停止劳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对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为肝肾失调、筋脉失去濡养加以感受风寒湿邪或跌扑闪挫所造成的,这样的分析和认识,而慎密选用活血散瘀,理气通络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的药物组成,同时所用药物能很好地深入骨路中,起良好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药物是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用药,该药物由四组药物组合物制成,各组药组合物按重量比由下述原料组成:
A组:
制川乌 0.8-1.2份 制草乌 0.8-1.2份
熟地 6-8份 当归 5-7份
延胡索 3-5份 川芎 3-5份
川杜仲 3-5份 川牛膝 3-5份
狗脊 3-5份 骨碎补 3-5份
透骨草 6-8份 白芷 0.8-1.2份
皂角刺 1.5-2.5份 大黄 1.5-2.5份
B组:
生山甲 3-5份 虫 2.5-5份
地龙 1.5-2.5份
C组:
松香 75-85份
D:
乳香 3-6份 没药 2-5份
血竭 7-9份 樟脑 1.3-2份
麝香 0.08-1.3份
先将A组药物置于芝麻油中,药油的比为1∶0.9-1.1,加热至180-200℃,保持此温度5-10分钟,滤渣后再加入B组药物,油温在215-230℃之间,5-10分钟放入C组药物,待松香全部熔化后加入D组药物,油温控制在110-150℃之间,待药物全部熔于油后,倾倒于水中降温,边倒边搅拌,至药物成膏状药物,由水中取出,甩除外表水份即得膏剂,搅拌可去除药物中火毒。
本治疗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用膏药,组方中当归、川芎行气活血,山甲、皂针活血消肿、破结散瘀,更可深入骨缝,无瘀不破;兼 虫、地龙、虫类中药为搜剔之品;延胡索白芷有理气之功;川乌、草乌、透骨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牛膝、杜仲、狗脊、骨碎补、熟地等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再有血竭、乳香、没药良好的活血散瘀、消炎镇痛作用,松香的消肿散结、祛风燥湿、抗炎止痛之效。
上述药物,再加入麝香透皮活血引药入经,樟脑透肤止痒、抗过敏,综观全方,其组方严谨、科学、选药无不对症,用药精细周详,故能疗效良好、显效快、疗程短。
疗效:本治疗骨质增生膏药一般外敷1-2次(1-10天)就可明显见效,显效比一般膏药快,疗程短,一般贴5-10次即可痊愈,经痊愈后摄x光片对比观察增生症原有骨赘可明显缩小,提示有软化骨刺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可见突出的髓核复位。
使用方法:本治疗骨质增生膏药为松香膏药,其外观光滑油润、色泽一致,使用非常方便,只需揭去塑料覆膜文火烤软后贴敷在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部位即可(夏天可直接贴敷),贴敷在患处后膏药不自由移动,粘性大,无需其它任何方式固定,贴敷后膏药不流淌,不易污染衣物,对皮肤刺激性低,过敏现象较少。
价格:比同类低、如东方活血膏每20g,市场价为20.00元,而杨氏增生突出膏每贴40g售介20.00元。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膏药的各组药物组合物的重量比如下:
A组:
制川乌 1份 制草乌 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兆芳,未经杨兆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7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萃取精馏分离芳烃的方法
- 下一篇:可选用不同尺寸盒带的盒式记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