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色节能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9108050.5 | 申请日: | 199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02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发明(设计)人: | 汉丰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丰璞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6003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 节能 空调 系统 | ||
当前空调原理,不论是压缩式,还是吸收式,无非是利用工质在压缩、吸收、冷凝时放热,而在蒸发膨胀时吸热的物理特性来达到升温或降温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热交换所耗的功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在用以制冷时所耗的功、与所产的冷、热比值约为1∶2∶6,也就是说压缩蒸发式制冷空调机组,室内蒸发器所产的冷、与室外散热器和动力装置所散发的热量约为1∶3。这就是热污染。且当前不论是家用,还是公用场所,装置空调设施,一次性投资过高,一般都负担不起。尤其让人头疼的是空调机组的运转费用更是教人望而生畏。如一台家用立柜立式空调一般需一次性投资万元左右;运转费用每天在30元左右,每月需耗资千元,而只能制冷室内面积40m2。这实在是普通百姓力所不及的。所以空调器对一般公用场所和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种令人称羡的奢移品,目前无法普及。尽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需要的也罢!
当然,我同样十分需要空调器,但基于上述原因,我只能望洋兴叹。就我的情况而言。我既买不起,更用不起。
但经过十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实验,我于1998年上半年终于取得了突破。我用极少的一次性投资,更用极低的运转费用解决了我近百m2家庭居室的空调问题,并在夏季的室内降温的同时,实现了空气净化和负离子化。
我们知道井水的温度在地球的北温带、在地表以下5-100m深的范围内常年稳定在17℃左右。而在海平面20m以下的海水温度则更低,一般在15℃以下,并基本不受季节的影响。这与北温带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的夏、冬两季的气温形成了平均大约20℃左右的温度差。在夏季约低于平均最高气温20℃左右。在冬季约高于平均最低气温30℃以上。经实验证明:我们有办法用极简易的手段和极低的投资和运转费用,来实现有效的热交换,为人们利用,为人们营造更理想更惬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为了降低设备费用,在实验时热交换器我们采用普通民用铸铁暖汽片共15片组装成两组。A组8片为尾组靠轴流风扇,B组为7片的初始组。两组交错互相嵌入。体积为500×280×780m/m。两组串联,自B组低端进,由A组高端出。见附图。用软管联接,并加装万向轮改为移动式。可落地使用。此型适于农村平房民居。同刚管联接、国定安装于室内方便而又利于冷热交换和循环之处。落地或悬空安装于240隔墙的窗口或洞口<洞口可现开>。如室内已有暖汽供暖系统,只要暖气片与本系统热交换器同质同型,可按每60m2的室内面积选择适当的一组,略加改造后加以利用。
本系统既可分散,亦可集中,既可单门独户设置,亦可一个单位或若干单位联合投资,集团共同经营和控制。只不过单独分散安装分户控制则每百m2的投资和运转费用,较集中,集团的费用要高50%。
设备投资与运转费用:每100m2室内面积以下的,须热交换器一台,成本为150元,加上联管及轴流风扇等构件,每户室内装备与安装费用为300元左右。室外如20户共用一套供水系统,则须1台扬程20m(六层以下含六层的住宅楼适用)出水量为12m3/h的微型民用混流泵一台,成本为130元,加上管道等配套设施,以及安装费用,共须3200元左右,每户分担160元。两费相加,每户分担一次性设备投资460元。是按m2室内面积计算的、传统装备投资的平均费用3%。至于运转费用,主要是电费开支。按实验结果:每户分担室外动力功率50W,室内功率70W,共120W。按每天平均20h设备运转计算,则每月运转费用平均开支不会超过50元。为等时的传统设备的运转费用的3%。如用户越多,受益面积愈大,则投资和运转费用会更低。
至于效果,我们知道,人最舒适的温度为27℃。采用本系统,夏季可维持在25℃左右,冬季可达10℃以上。我们还知道,地下温度与地层深度有关,地层每增加30m的深度,温度则升高1℃。在特定地区会更高一些。理论计算,在300m以下的水温平均可达30℃左右。如加以利用,亦可使冬季室温维持在20℃左右。
顺便说说:如热交换器改为铜质,并加以规范而合理的设计与制造,不仅能缩小体积、增加美感,还可提高热交换效率而增强使用效果。我们正在这么做。一旦实用试验完成后,再增补有关图纸和说明,另行申请报备。此前我们已经在60m2和90m2的单元住宅楼中,分别以130型汽车水箱和5T解放汽车水箱稍加改装后进行了实验。效果良好。只是成本相应增加了200-400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丰璞,未经汉丰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8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场、远红外辐射施治方法及其专用套具
- 下一篇:具有暂时湿强度的柔软薄页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