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琴码克无效
申请号: | 99108494.2 | 申请日: | 199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243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9 |
发明(设计)人: | 尹瑨穆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瑨穆 |
主分类号: | G10C3/06 | 分类号: | G10C3/06;G10C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琴码克结构,特别是一种使用直线琴键的码克结构。
现有技术中,通常钢琴的琴键为倾斜排布,这样在敲击琴健时,琴健首先受到一扭转力,为了保证正常的琴音,需用力使琴健克服该扭转力,因此给弹琴人带来不便。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须将键盘琴健按直线排列,其健盘钮按等间距设置,并使钢琴码克打弦线上的打弦点的间距相应的也按等距离设置。此方法在没有音板的电子钢琴以及具有能发生较小引张力的音板的竖琴上使用过。但这对于钢琴来说,除了钢琴铁板要由振动弦的引张力支撑以外,其码克结构相当复杂,因此上述电子钢琴和竖琴所使用的结构并不适用钢琴。为了在钢琴上使用直线琴键,通常的作法是使其码克上打弦点的间距和直线琴键的键盘钮的间距相同,并且将振动弦平行排列。这种结构使钢琴铁板中间不能放支柱,只能在振动弦的两侧放支柱,钢琴铁板受振动弦的引张力撑着时,其铁板转钉部和拉丁部会发生挠曲或扭转,致使振动弦调音不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其铁板不受振动弦引张力影响、强度高、调音稳定且应用直线琴键的钢琴码克。
本发明包括钢琴铁板、振动弦、音弦码,其钢琴铁板上有打弦线、音板、支柱,滑部钉、转钉,打弦线上各个打弦点的排列间距与键盘上的直线键盘钮的排列间距相对应,呈等距排列,其特征在于振动弦的排列使各音部之间形成V形,各V形之间,在钢琴铁板上安装有T支柱,该T支柱将音弦码截成若干段,由音肋骨和面板组成的音响木行架将各截断的音弦码连成一体并组装在所述的音板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音板上对应音肋骨的位置处钻有音孔,音肋骨置于其中;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音肋骨和面板及音弦码之间采用螺丝和胶水将三者固定;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处于低音部滑部的振动弦一端挂在滑部钉的右端,另一端倾斜地挂在转钉的左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钢琴码克铁板上振动弦的排列使各音部之间形成V形,并可以按所需数量设置T支柱,增强了钢琴铁板的强度,使转钉板和拉钉板处不会发生挠曲或变形,从而改善调音效果;截断的音弦码为提高支柱的惯性矩提供了空间,通过音肋骨和面板将截断的音弦码连成一体,保持了钢琴的音响特性。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直线琴键平面图;
图2是钢琴等间距打弦点上振动弦的V型排列图;
图3是具有T支柱的钢琴码克;
图4是T支柱的正面例示图;
图5是T支柱的侧面例示图;
图6是截断的音弦码的平面图;
图7是音响木行架的正视图;
图8是音响木行架的右视图;
图9是在音板上加工的音响木行架组架用的音孔说明图;
图10是音弦码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11是音弦码连接结构仰视图;
图12是在音板上组装音弦码的平面图;
图13是T支柱与音弦码组装过程例示图;
图14是振动弦V型排列时,解决转钉互相干扰的例示图。
其中:
1.白键 2.黑键
3.键盘钮 4.平衡针
5.打弦线 6.打弦点
7.振动弦 8.T支柱空档
9.钢琴铁板 10.转钉板
11.拉钉板 12.T支柱
13.支柱 15.音弦码
16.音板 17.音肋骨
18.面板 19.码克
20.音孔 21.螺丝
22.组合音弦码 23.低音部滑部
24.滑部钉 25.转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瑨穆,未经尹瑨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8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