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履带式辊压机无效
申请号: | 99108745.3 | 申请日: | 199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280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段梦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梦麟 |
主分类号: | B27N3/24 | 分类号: | B27N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62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辊压机 | ||
本发明属于木材加工领域,是一种特别适用于连续生产人造型材的装置。
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保护环境的最基本的因素,其合理采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国际社会重点致力解决的问题。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天然木材类似性能的代用品,是确实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资源,阻止其再遭到破坏,恢复森林植被及其生态功能,从而尽快解决危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无疑是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人造板工业是我国木材工业高效利用木材和节约木材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传统的人造木、板的生产机械,都是以大幅面或者是具有一定长度的机器为主。如中国专利1036724A公开了一种此类装置,以及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平压机,这些机器它们均适用于生产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薄平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量大的还是型材杆件,这些型材杆件无论是用木材、或者是人造板材来加工的话,浪费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是很不经济的,尤其是在木材资源面临枯竭之际,显得更是不可取。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以上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连续生产人造型材的双履带式辊压机,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
本发明的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履带式辊压机,其主要是由机架(1)、由轴承座(3)固定在机架前后两端上下的四个六角导向轮(2)、上履带板(4)、下履带板(5)、销钉(6)和辊轮(7)(8)(9)(10)(11)(12)、辊轮座(13)以及螺栓(14)组成了上下双履带式辊压机。所述的下履带板(5)为带齿条的履带板,上履带板(4)由辊轮(10)传动时,也是带齿条的履带板。上下履带板的另一面具有槽型侧板,每块履带板侧板的端部一边是斜角,另一边是斜坡,其斜率相等,另外履带板侧板的上边最好也做成斜坡和斜角(上履带板侧板为斜角,下履带板侧板为斜坡,其斜率相等),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被加工的材料挤入履带板与履带板之间的缝隙中。同时所生产的型材的形状也是由这两个面的形状所决定的。履带板其端部为铰接,分别用销钉(6)串连在一起,形成了上下两条环带,其环带的折角内长(也就是上下履带板的折角内长)必须等于六角导向轮(2)的一个外边长,辊轮(7)由辊轮座用螺栓分别成对固定在机架的前端和末端,辊轮(8)(9)(10)(11)(12)以次,一个紧挨一个由辊轮座(13)用螺栓(14)成对的固定在机架中,所述的辊轮(9)是带有齿轮的辊轮,其它辊轮(7)(8)(10)(11)(12)可是齿轮辊、也可不是齿轮辊。辊轮(9)为主动轮,它直接由变速箱(19)带动着转动,并且通过它本身的齿轮传动带有齿条的下环带做环向运动,在辊轮(9)轴的一端安装有齿轮(17),由其带动安装在辊轮(11)端的齿轮(18)和安装在辊轮(12)的齿轮(17)转动,由于辊轮(12)轴的另一端安装有齿轮(15),由其传动齿轮(16)转动,因为齿轮(16)安装在辊轮(10)的轴端,在这种情况下,辊轮(10)同辊轮(9)为齿轮辊,所以,辊轮(10)本身的齿轮传动上环带也同样做环向运动。所述主动辊轮(9)的数量和该机器输出的功率有关,输出的功率大(也就是上下履带板宽且机器长)则需数量多,反之少。但是至少需设置一组。侧向固定螺栓(20)将两片机架联接固定成为一个机体。
另外实现上履带和下履带同步,还可通过在前端安装的两个六角导向轮轴的一端安装齿轮;或者链轮由链条传动来实现。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了短节的履带板,组成了一个钢度很大而且是足够长的直线活动履带模腔,被加工的材料经过这个活动履带模腔内出来后,便已经固化成型,所以,该机特别适用于利用木质或非木质的长纤维材料,来制造结构用型材。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4为附图1的前视图;
附图5为附图3的A-A剖视图;
附图6为双履带板和型材示意图;
附图7为另一双履带板和型材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梦麟,未经段梦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8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