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和其拉伸薄膜无效
申请号: | 99109488.3 | 申请日: | 199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23759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8 |
发明(设计)人: | 平山浩一;金井玄;露木实;水野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聚合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00 | 分类号: | C08L23/00;C08J5/18;B29C5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厚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树脂 组合 拉伸 薄膜 | ||
1.一种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包括:
(A)100重量份聚烯烃树脂,
(B)0.05至1.0重量份具有体积平均颗粒尺寸0.3至10μm的交联聚合物颗粒,该交联聚合物(B)包括(1)1至50wt%在聚合物主链中的含羧基的可游离基聚合单体单元,(2)49至98wt%除单元(1)外的可游离基聚合单体单元,和(3)1至20wt%的交联单体单元,和
(C)0.01至5重量份具有酸值1.0至100mg-KOH/g酸改性聚烯烃树脂,其中酸值按照JIS K0070测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交联聚合物颗粒(B)为具有多层结构的颗粒,最外层由一种共聚物制得,所述共聚物包括(1)1至50%的在聚合链中含羧基的可游离基聚合单体,(2)49至98wt%除单元(1)外的可游离基聚合单体单元,和(3)1至20wt%的交联单体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烯烃树脂(A)为聚丙烯树脂。
4.一种通过至少对聚烯烃树脂组合物薄膜进行单轴拉伸获得的拉伸聚烯烃薄膜,所述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包括:
(A)100重量份聚烯烃树脂,
(B)0.05至1.0重量份具有体积平均颗粒尺寸0.3至10μm的交联聚合物颗粒,该交联聚合物颗粒包括(1)1至50wt%在聚合物主链中的含羧基的可游离基聚合单体单元,(2)49至98wt%除单元(1)外的可游离基聚合单体单元,和(3)1至20wt%的交联单体单元,和
(C)0.01至5重量份具有酸值1.0至100mg-KOH/g酸改性聚烯烃树脂,其中酸值按照JIS K0070测定。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拉伸聚烯烃薄膜,其中所述聚烯烃树脂(A)为聚丙烯树脂。
6.一种包括基层和在其至少一面上设置由如下组分组成的组合物制备的表面层的双轴拉伸复合薄膜,所述基层仅或主要包括结晶丙烯聚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
(A)100重量份丙烯聚合物,
(B)0.05至1.0重量份具有体积平均颗粒尺寸0.3至10μm的交联聚合物颗粒,该交联聚合物颗粒包括(1)1至50wt%在聚合物主链中的含羧基的可游离基聚合单体单元,(2)49至98wt%除单元(1)外的可游离基聚合单体单元,和(3)1至20wt%的交联单体单元,和
(C)0.01至5重量份具有酸值1.0至100mg-KOH/g酸改性聚烯烃树脂,其中酸值按照JIS K0070测定。
7.一种包括基层和在其至少一面上设置由如下组分组成的组合物制备的表面层的双轴拉伸复合薄膜,所述基层仅或主要包括结晶丙烯聚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
(A)100重量份丙烯无规共聚物,
(B)0.05至1.0重量份具有体积平均颗粒尺寸0.3至10μm的交联聚合物颗粒,该交联聚合物颗粒包括(1)1至50wt%在聚合物主链中的含羧基的可游离基聚合单体单元,(2)49至98wt%除单元(1)外的可游离基聚合单体单元,和(3)1至20wt%的交联单体单元,和
(C)0.01至5重量份具有酸值1.0至100mg-KOH/g酸改性聚烯烃树脂,其中酸值按照JIS K0070测定。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双轴拉伸复合膜,其中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具有(1)熔化峰温TP,按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110℃至140℃,(2)熔化结束温度TE,按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满足关系式:TE-TP≤8℃,和(3)在40℃时的邻二氯苯萃取量2.0wt%或更低。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双轴拉伸复合膜,其中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为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双轴拉伸复合膜,其中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为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聚合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聚合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94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