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充式轮胎无效
申请号: | 99109990.7 | 申请日: | 199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28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发明(设计)人: | 冼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冼韬 |
主分类号: | B60C19/12 | 分类号: | B60C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轮胎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轮胎。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被扎破便迅速漏气,车辆即无法行驶。中国专利申请91111777.6提供了一种多室式轮胎,轮胎的内胎是由多个互不通气的气室组成,各气室均有一个气嘴。虽然该轮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被扎破其中一个气室,泄漏了一部份的气还能行驶,但允许被扎破的次数少,并且该轮胎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复杂。由于存在这些缺点,该轮胎在实际中尚未能被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实施、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填充式轮胎。该填充式轮胎的运行效果与普通的气体轮胎相同,但当轮胎被多次扎破或被枪击穿多次,轮胎还有足够的内压使车辆继续平稳地行驶,这是现有其他轮胎所不能比拟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车轮外胎的内腔,百分之一以上任意一个量的体积,填充了橡胶外套套着的软体胶质填充圈。该填充圈可以拉伸、受力易变形,富有弹性,当内胎充满压缩空气后,该填充圈受内胎膨胀的压迫,就与内胎同处在既有弹性、又有足够气压的均衡压力状态之中,使轮胎正常运转。由于该填充圈是由固态材料构成,当轮胎被扎破或被枪击穿后,处在一定压力状态下的上述填充圈里的材料不会象气体般泄漏出来,使轮胎保持原有的压力,从而达到允许再被连续多次扎破或枪射击穿,轮胎不减压,车辆还能继续平稳行驶的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车辆的轮胎无论是多次被扎破还是多次枪射击穿,都不必被迫停车,车辆可以继续平稳地行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填充式轮胎第1个实施例的局部横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本发明填充式轮胎第2个实施例的局部横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发明填充式轮胎第3个实施例的局部横剖面构造图。
图4-a是图1所示填充圈的局部横剖面构造图。
图4-b是图2所示填充圈的局部横剖面构造图。
图4-c是图3所示填充圈的局部横剖面构造图。
图中1、外胎 2、填充圈 3、内胎4、气管 5、气嘴 6、轮圈 7、气管孔道8、橡胶外套
实施例1
图1-a中,将填充圈(2)填充在外胎(1)的内腔中,未充气的内胎(3)放置在填充圈(2)与轮圈(6)之间,气管(4)从轮圈(6)中穿出。通过气嘴(5)将内胎(3)充够气后,轮胎就变成图1-b所示的效果,此时,当外胎(1)的内腔空间体积为1000cm3时,填充圈(2)与内胎(3)的体积比为700cm3∶300cm3,轮胎即可运行。
实施例2
图2-a中,将未克气的内胎(3)预先设置在填充图(2)的中间,然后将该填充图(2)连同内胎(3)一齐放进外胎(1)的内腔中,气管(4)经过填充圈(2)预先设置的气管孔道(7a)从轮圈(6)中穿出。通过气嘴(5)将内胎(3)充足气后,轮胎就变成图2-b所示的效果,此时,当外胎(1)的内腔空间体积为1000cm3时,填充圈(2)与内胎(3)的体积比为850cm3∶150cm3,轮胎即可运行。
实施例3
图3-a中,将未充气的内胎(3)放置于外胎(1)内腔的底部,再把填充圈(2)放上内胎(3)的上面,气管(4)经预先设置的气管孔道(7b)从轮圈(6)中穿出。通过气嘴(5)将内胎(3)充够气后,轮胎就变成图3-b所示的效果,此时,当外胎(1)的内腔空间体积为1000cm3时,填充圈(2)与内胎(3)的体积比为800cm3∶200cm3,轮胎即可运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填充圈(2),以使用水晶土为材料为例,可以用以下两个方法制作出来。
方法1
用硬质材料按所需尺寸、形状制作模具,再将水晶土热溶后灌进模具的模腔中,冷却后脱模即可得到没有橡胶外套(8)的填充圈(2)。
方法2
用喷射枪将热溶后的水晶土直接喷射进橡胶外套(8)中,即可得到有橡胶外套(8)的填充圈(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冼韬,未经冼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99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