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频符号无效
申请号: | 99110014.X | 申请日: | 199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241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坦恩·布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迅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世迅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符号 | ||
本发明涉及将导频符号插入通信信号中的一种方法和装置,具体涉及将参差的导频符号插入同步的多用户CDMA(码分多址)信号中的一种协议。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使用了复用方案在多用户之间共享公共的频带。这使得一个终端可应用编码的扩频信号在一条无线电信道上与另一个终端进行通信,而该扩频信号诸代码间几乎无相关性;这样,提供了一种多址系统,其中,同时存在的信号广播之间的碰撞不是破坏性的。CDMA系统中,从N个不同用户中每一个用户来的信号通过由许多称为“小片(chip)”的、较短的比特替代该信号内的每个比特而实现复用,诸较短比特的选取按照了一种具体的“信道化代码”。由于在替代之后占用的带宽将扩展,所以这种处理往往称为“扩频”,而CDMA系统往往称为扩频系统。在扩频后,自每个用户来的信号将占据整个可用的带宽。接收机中,借助于与合适的信道化代码间的相关性,可检测和解码出该信号。
多用户的CDMA系统中,从同一发射机中发送出的所有信号可做成互相同步;也就是,所有比特,因而所有的小片,都在时间上校准一致,就象例如是基站发射机中的下行通信,亦即基站对移动站的通信。这样,容许使用正交的信道化代码,尽管由于多径传输而仍会发生某种串信,诸代码依然可防止多用户间的干扰。在接收机上通过“瑞克(rake)”检测能估计出多径传输。这意味着,接收机上应用若干个检测“指(finger)”,每个检测指检测一个特定的多径分量。然后,将各个检测指输出组合起来,最后形成改善的接收信号。为说明简单起见,假设是单条通路的信道,因此采用一个“单指”接收机而不是一个全瑞克接收机。故而,本发明致力于一种瑞克接收机(rakereceiver)。
在接收机中,应用了相干检测来改善检测和解码过程。为使相干检测过程方便,接收机需对现行的信道情况进行估值,它可能是时变的,也可能依赖于传输环境。通常,将应该让接收机知道的导频符号的数据信息在发射机上插入至信号中。例如,应用一种专有的“导频信道化代码”插入一个连续的导频信号中。另外的方法,可以应用每个复用信号的各别信道化代码,由发射机周期性地将导频符号插入;这样,每个信号有它自己的时间复用导频符号,插入在数据符号之间。在接收机上,应用合适的算法可内插出信道情况的各种变化。然而,这类内插算法会在信道估值过程中引入不精确性,它将影响数据检测和解码过程。
所以,需要有一种灵活和改善的检测过程,它能避免引入不精确性,尤其是通过改善的信道估值时。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出将导频符号插入通信信号中的一种方法,它包含:
产生出要发送的多个信号,每个信号划分成帧,每一帧由多个块组成;
产生出多个导频信号块,在传输之前插入信号中;
将一个导频信号块插入每个信号的每一帧中;和
其特征在于,
诸导频信号块以时间上参差的方式插入,扩展于整个帧内。
接收所发送信号的接收机可以利用在其它发送信号中的导频信号块。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出将导频符号插入通信信号中的一种方法,它包含:
产生出多个要发送的信号作为一个复合信号,每个信号划分成帧,每一帧由多个块组成;
每个信号在传输之前,将一个导频信号块插入每帧中;
其特征在于,每个信号插入导频信号块时,使复合信号内的各个导频信号块在一帧内时间上是参差的。
接收所发送信号的接收机可以利用存在于复合信号中的各个导频信号块。
对于导频符号插入,应用一种任意算法使诸导频符号在时间上是参差的。这能使每个接收机实现更为精确的连续信道估值,得到降低的误比特率(BER)和改善的服务质量(Q0S)。
通常的系统中,任一个用户k(例如一个移动用户,在诸用户间互相同步下接收一个复合的多用户CDMA信号)有其本身的时间复用的导频符号(也就是一个导频符号块)。用户k的接收机应用其专有的导频符号对信道作出估值,通常,这些导频符号在时间上是对准的。当所有用户间的导频符号保持时间上对准时,该接收机对每帧将只获得仅仅一次信道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迅科技公司,未经朗迅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00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