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地球仪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0290.8 | 申请日: | 199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282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勇 |
主分类号: | G09B27/08 | 分类号: | G09B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地球仪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地球仪的球体表面改为金属表面的制造方法。
现国内外地球仪的球体表面均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一般使用纸或塑料。时间长久后易退色,图案不清晰。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金属薄板来替代纸或塑料的地球仪球体表面,使金属表面的地球仪,长期保存后不退色,且图案清晰度不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在原有的地球仪支架(1)和球体的基础上,将球体表面改为金属表面,而金属表面上的图案及制造成球型是本发明的特征,其制造的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地球仪经、纬度不同位置上的图案,按经度方向进行八至十六等分展开成平面位置图案,然后对平面图案进行照相制版。另一方面,根据地球仪球体的直径大小,计算出按八至十六等分后的平面面积,适当放大加工余量后裁剪金属板,在暗室内对金属板面涂感光液,并将制成版的图案在金属板面上成相,再对成相后的金属板面进行腐蚀,腐蚀后清洗,使腐蚀液全部被清除,然后套色,套色后烘干。下一步是将套色的金属板按经线方向八至十六等分线裁剪成八至十六块金属瓣,并将各金属瓣放入预先制造的模具内压制成与球体相一致的球面形,再把这八至十六块球面形的金属瓣按各自的位置,用粘接剂粘接在球体表面上,但应保证各金属瓣连接处齐平,且图案线条没有错位,然后烘干。再下一步是对烘干后的已套色的球体金属表面进行打磨,打磨后再镀膜,然后进行拉丝处理,最后喷漆。把喷漆后的金属表面球体(2)装入地球仪支架(1),完成金属地球仪的制造。
地球仪按经度方向进行八至十六等分展开成平面位置图案,也可以按经度方向进行四至十二等分,再按纬度方向进行二至八等分,使经、纬度方向上的等分结合起来共分成八至九十六等分展开成平面位置图案,然后照相制版。
球体表面的金属板,可以是铜板,也可以是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板的厚度一般为0.5-1.5mm。
本发明的优点是球体表面为金属表面,并经腐蚀成图案。该图案不是平面图案,而是存在不同深浅的立体图案,故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图案不易磨损。长期使用,图案的清晰度不变,且不易退色,具有工艺品的特色。
附图说明如下:
图为金属地球仪示意图。1)地球仪支架,2)金属表面球体。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在已有的地球仪支架(1)和球体的基础上,对球体测得直径为26-30mm,(球体大小可在此之间缩放),根据该直径计算出按经线十二等分展开成平面后的面积及各图案的位置,然后制图。再按图照相制版,同时按计算的面积加放余量对0.8mm厚的黄铜板下料,在暗室内对黄铜板面上涂感光液,把制成版的图在黄铜板上成相。然后腐蚀、清洗、套色、烘干,按经线十二等分线裁剪,并在模具内冲压成球面形。然后把球面形的十二块黄铜瓣按各自位置用粘接剂粘接在球体表面,再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打磨,接着进行镀膜,然后拉丝,最后喷漆,待漆干后,把黄铜表面的球体装入地球仪支架,即完成金属地球仪的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勇,未经徐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0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