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读输入字元的方法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110412.9 | 申请日: | 199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279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淮琰;颜炳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集团(西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读 输入 字元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读输入字元的方法与装置,用以在电子式文件编辑平台中,即时复读使用者当前所输入的字元,以作为判断输入字元正确与否的依据。
目前市场上电子式文件编辑平台的字元输入法,不外乎通过输入装置(如:键盘、手写板以及文字或语音输入系统)来进行。而且不管所使用的方法为何,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字元输入或储存于电脑中。请参阅图1,图1为目前输入字元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有输入单元11、转换模组10a以及显示屏13,其中输入单元11可为键盘或手写输入装置;此时若是以键盘来输入字元,其处理方式是在使用者以键盘输入一字元后,由转换模组10a自输入单元11接收与前述字元相应的按键码,然后依据一预定的字元/字元内码的对照表(请参阅表一),将与按键码相应的字元内码取出,再由显示屏13根据转换模组10a取得的字元内码于其文件编辑平台中显示对应的字型。又,倘若是以手写输入装置作为输入单元11,其字元输入程序则是先通过手写板采集使用者所写的字元,经分析后取出输入字元的特征,再与预先建立的样板数据库进行匹配,在显示屏13中列出特征相符的字型供使用者选取。然而上述的输入方式,除非是专业的打字输入员,可以只看原稿或不看显示屏13,便能将字元正确地输入至电脑中,否则对一般的使用者而言是相当麻烦的,因为多半的使用者多是以单一手指在键盘上寻找欲输入字元对应的按键,再于显示屏13中查看所输入的字元或拆字码是否正确,然后再回至键盘上寻找与下一个输入字元相关的按键,所心往往在字元输入的过程里,使用者要将目光在显示屏13与输入装置11之间作数次的来回移动,方能将字元逐字且正确地输入至电脑中;不但使得使用者容易疲劳,也会造成使用者眼睛的负担,而且也更容易因长期受显示屏13的辐射的照射而使眼睛受损。
传统输入字元的方式,对于一般非专业的使用者而言,为了确保输入字元无误,每输入一个字元或其折字码,就得将目光在显示屏与输入装置之间作数次的来回移动,很容易造成使用者的疲劳;而且,在吾每次输入完一个字元后就要移动目光至显示屏上去检查,也使得使用者眼睛与显示屏接触的时间增加,所以在长期受显示屏辐射照射的环境下,更易造成眼睛的损伤。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输入法的缺失,提供一种复读的方法,可让使用者在输入一字元后,藉由即时发出的相对于输入字元的声音信号号,判断其所输入的字元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规避输入上的错误,以达到提高输入的速度与正确性。
本发明是将使用者操作输入单元所产生的对应于输入字元的字元内码,以逻辑处理单元根据一记录媒体中的字元/字音码对照表,将字元内码转换为与欲输入字元相应的字音码,再以取得的字音码为索引,自音源数据档中取出其相对应的音源数据,送入一语音合成单元,将音源数据处理成一声音讯号,自一扬声器发出,以让使用者不需在显示屏中检阅内容,即可以辨别其所输入之字元是否正确,防止因辐射的长时间照射而使眼睛受损,并减低操作时因目光的来回移动所造成的疲劳感。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及技术,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传统字元输入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输入字元装置第一实苑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输入字元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操作监视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输入字元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包括有:
输入单元11,为键盘或手写板之类可供使用者输入字元的装置,用以产生与欲输入的字元相应的键键码;
记录媒体12,为存储器、磁盘之类的储存装置,用以储存字元/语音数据库,其包含有:字元/字内码对照表、字元内码/字音码对照表以及音源数据档;
逻辑处理单元10,可为一中央处理器,用以根据记录媒体12中的数据对照表,先将使用者所输入的字元转为相应的内码及字音码,再以字音码为索引在记录媒体12内的音源数据档中找出相对应的音源数据;
显示屏13,用以显示使用者所输入的字元;以及
语音合成单元14,用以将逻辑处理单元10所传来的音源数据转为一声音讯号,并自连接的一扬声器输出相应的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集团(西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集团(西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0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