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入船舶支承结构中具有改进型拐角结构的防渗及热绝缘槽有效
申请号: | 99110418.8 | 申请日: | 199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8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雅克·德莱姆;皮埃尔·吉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气体运输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12 | 分类号: | B32B3/12;B63B3/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彦斌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入 船舶 支承 结构 具有 改进型 拐角 防渗 绝缘 | ||
1.一种装入在船舶支承结构(1、2)中的防渗及热绝缘槽,所述槽包括两块顺序的防渗隔板,一块是接触贮存在槽中的产品的主要防渗隔板(17),而另一块则是位于主要防渗隔板与支承结构之间的辅助防渗隔板(13),这两块防渗隔板与两块热绝缘隔板相交错,主要绝缘隔板被机械连接至辅助绝缘隔板(104)上的金属紧固装置(12)夹持,弹性地压紧倚靠在辅助防渗隔板(13)上,其特征在于,辅助绝缘隔板包括基本为平行六面体的部件(104),每一部件由具有能提供高机械强度的多孔蜂窝状结构的组合件(106)构成,每一组合件夹在两层层压板层之间,它们分别形成辅助绝缘隔板一个部件的底部(5)与蒙皮(7),所述层由它们的内表面粘结至中央组合件,并通过它们的外表面用于分别构成与支承结构(1、2)及与辅助防渗隔板(13)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辅助防渗隔板由金属条(13)制成,其边缘(13a)朝着槽内侧向上翻转,所述条由具有低膨胀系数的薄板制成,并通过它们的向上翻转边缘对头焊接在焊缝支承(12b)的两个面上,它被膨胀接头机械地夹持在辅助绝缘隔板的部件上,所述焊缝支承构成欲将主要绝缘隔板机械夹持在辅助防渗隔板(13)上的部分紧固装置(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构成蒙皮的层(7)包含两条平行窄缝(11),每一窄缝(11)用于安放焊缝支承(12b),两条窄缝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条(13)的宽度相对应,层的中间区域形成两相邻部件(104)的蒙皮,每一部件(104)被条加以覆盖,而同宽度的另一条则将前述两根条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辅助绝缘隔板(104)固定至支承结构(1、2)的装置,这些固定装置包括基本垂直地焊接至支承结构内壁的双端螺栓,每一所述双端螺栓具有螺纹自由端,双端螺栓和辅助绝缘隔板的部件(104)的相对布置设计成,双端螺栓对准辅助绝缘隔板部件(104)的底层(5)的两条相对的周边边缘,井(108)对准每一双头螺栓并制作成通过所述部件的蒙皮形成层(7)及通过蜂窝组合件(106)的厚度,井的底部由底层(5)构成,它具有用作双端螺栓通道的孔(109),垫圈放置在双端螺栓上,压靠着井底,并被拧在双端螺栓上的螺母夹持定位,从而将所述辅助绝缘隔板的部分固定至支承结构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在辅助绝缘隔板的部件(104)已固定至支承结构(1、2)上之后,每一井(108)用热绝缘塞片加以填充,辅助绝缘隔板部件之间的任一连接也用热绝缘材料(10)加以填充。
6.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具有多孔蜂窝状结构的组合件(106)是由经折叠的硬纸板毛坯获得的。
7.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蜂窝状结构的组合件(106)包括至少部分覆盖蜂窝状结构蜂房的平面内表面的辐射反射元件,这些辐射反射元件可由银箔或抛光铝构成。
8.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至少蜂窝状组合件(106)的蜂房的某些壁是钻孔的,从而使流体得以在所述蜂房及组合件外侧之间进行联通,辅助绝缘隔板(104)占据的体积承受在0.1与300毫巴绝对压力之间,最好在2与3毫巴绝对压力之间的低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占据辅助绝缘隔板(104)体积的低压气体是一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绝缘性能的惰性气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被辅助绝缘隔板(104)占据的体积永久性地与变量真空泵相连,用以调节此体积中的压力,以适合贮存在槽中的液化气体所要求的汽化作用,以用作推动船舶的燃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真空泵是自调节的,这样,只要前述体积中的压力上升至预定压力阈值,例如7毫巴的量级时,它就重新起动,一旦达到另一预定的低压,例如2-3毫巴的量级时,它就停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槽,其特征在于,主要绝缘隔板由抗冲击机械防护护板(16)加以替换,热绝缘仅由辅助绝缘隔板(104)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气体运输技术公司,未经气体运输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04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