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小微珠镶嵌列阵反光膜无效
申请号: | 99110799.3 | 申请日: | 199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284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民;潘茂植;王芸;凌大新;黄富泉;沈惠根;卢山鹰;赵道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台州市椒江玻璃(集团)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G09F19/12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小 镶嵌 列阵 反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珠列阵反光膜。特别是涉及复合型微珠列阵反光膜。
目前广泛用于各类反光标志,目标显示和装饰材料等方面的回反反光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立方角列阵构成的回反反光膜,即通常所说的钻石级反光膜。另一种是由微珠列阵构成的反光膜。前者的回反效率高而生产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后者的回反效率低,但技术要求和成本也相对较低。由于原理、设计和技术上的原因,钻石级反光膜目前有较大缺陷;而对微珠列阵类型的反光膜,则具有潜力。但目前国内外所生产的微珠列阵反光膜普遍采用的是用基本相同大小的微珠密排而成的微珠列阵结构。如:美国3M公司生产的8910膜和中国椒江生产的901膜。由此制成的反光膜的回反效率、回反光强分布、特别是远距离回反效果不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回反总效率、远距离高回反效率、工艺简单而成本低的新型的微珠列阵反光膜。
本发明提供的微珠列阵反光膜,由微珠列阵、反光层、胶层及基底构成,或由表面层、微珠列阵、焦点树脂层、反光层和基底组成。所述的微珠列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大小档次的微珠镶嵌排列而成,小微珠分布于大微珠的有效孔径以外的空间区域,填补大微珠的间隙,大小微珠之间呈紧密状态分布,所述大微珠的平均直径大于小微珠的平均直径的一倍以上,而相同档次的微珠大小直径差别则在一倍以内。所述大微珠的直径为5-0.02mm,小微珠直径范围为2.5-0.01mm。
根据微珠具有对入射光的回反性质的原理分析,微珠列阵对入射光回反起主要作用的区域位于微珠中心的一定大小的有效孔径范围之内,而微珠的周边区域以及微珠之间的空隙则对回反不起作用。本发明的微珠列阵结构是,用中、小微珠填充大微珠有效孔径以外的空间区域。从而大大增加了微珠列阵的有效回反面积,增强了整个微珠列阵的回反效果。该列阵结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大小不同的微珠列阵复合而成,由于不同大小的微珠产生的回反光的几何及衍射角不同,其中大微珠产生的衍射角较小,而小微珠产生的衍射角较大,所以由大小微珠组合产生的回反光强的角分布更趋合理。本发明的复合微珠列阵反光膜具有回反效率高、回反光强分布合理、远距离效果好及远近兼顾的特点,而且基本上可用现有生产普通微珠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种不同大小复合微珠列阵示意图(正面)。
图2为本发明微珠列阵反光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小微珠2-大微珠3-中微珠4-反光层5-胶层6-基底。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微珠列阵反光膜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2。本发明的微珠列阵反光膜由大微珠2紧密排列分布构成列阵,在大微珠有效孔径范围外的空间区域,镶嵌排列中、小微珠3和1构成复合微珠列阵。复合微珠列阵与反光层4,胶层5,基底6构成了本发明的微珠列阵反光膜。从图1、2可以看出,大微珠周边区域及微珠之间的空隙对反光不起作用,因而单一尺寸的反光膜反光效率低,从图1、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小、中微珠填充了大微珠周边区域的空隙,增加了有效回反面积,反光效率好。
大微珠直径可在100-120目之间,小微珠直径可在400-500目之间。大微珠之间呈紧密排列分布,小微珠在大微珠有效孔径以外区域呈紧密排列分布。若微珠折射率取nD=1.91,有效孔径角取θ=70°。实测回反效率较单一尺寸微珠制作的反光膜高一倍以上,反光距离远三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台州市椒江玻璃(集团)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台州市椒江玻璃(集团)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0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保健食品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营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