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冷凝水负离子加湿发生器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0876.0 | 申请日: | 199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281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发明(设计)人: | 胡贤郎;蒋文光;余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建华;胡贤郎;蒋文光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冷凝 负离子 加湿 发生器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方法。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进入居室已不是件新鲜的事了。但冷热交换中的冷凝水一般是排出室外,热天开机时间过长,室内氧气含量较低,有气闷之感,冷天又会使人感到尤为干燥。公开号CN1138681A,申请号96103488.2,向社会披露了一种“空调增氧器与增氧空调机”,该装置是将空调所产生的冷凝水收集至储水容器,由内置的直流电正负电极将水电解为氧气和氢气,使氧气留在室内,氢气排出室内的一种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空调冷凝水通过负离子加湿发生器,所产生的负离子送至室内的一种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常用的空调机中设置负离子加湿发生器,在原设的冷凝水排出管处相连为溢流管,空调机内的冷凝水直接接入水管收集至贮水器。在贮水器下限部位设置液体分解器,电源是由空调机内的220伏电压经双向可控硅降压电路、稳压整流电路与液体分解器、负离子加湿电路板、风扇的电线相联接,将产生的负离子送至空调空间,达到增氧获得新鲜空气的目的。
这种负离子加湿发生器可以安装在已经装有空调的机壳内,也可与改型的空调配套增设这一功能,因本发生器体积较小,电路设计并不复杂,相对成本较低,是易于受市场所青睐。
附图说明:图1为负离子加湿发生器示意图,图2为负离子加湿发生器电源联接原理路,图3为负离子加湿发生器的电路图。
现参照以上示意图,并结合实施例将其特征作如下叙述:空调冷凝水负离子加湿发生器,是在原空调机设置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风机、控制电路、机壳等基础上,增设的一种装置。它是将这一体积不大的装置安装在机壳内,由溢流管7与原有的排水管相通,水管1将空调所产生的冷凝水收集到贮水器5,这种连接方法在于一旦负离子加湿发生器工作失灵,也不致于将冷凝水流至室内。电路工作原理是:双向可控硅降压电路10将空调机内的220伏交流电压经触发器降压至60伏,再经稳压整流电路9整流为直流60伏电压,与负离子加湿发生器8联接。负离子加湿发生器工作原理:当贮水器内盛有冷凝水,机壳外另加设的指示灯显绿色,遥控器启动该键,设置在贮水器外侧部的负离子加湿电路板3的电源与设置在贮水器底部的液体分解器4相连,液体分解器将冷凝水加热,经负离子加湿器转化为负离子,通过贮水器上方部位风扇2的运转,将负离子送至空调室内;当冷水下降至低于溢流管7,到液体限位开关6界面时,将自动停止工作,指示灯显红色。自此周而复始的工作,实现一种由空调冷凝水经负离子加湿发生器所产生的负离子,散发至室内的方法。
负离子加湿发生器电路是由电阻R1、R2、WR、R3,电容C1、C2、C3,。二极管P1,三极管BG1,转能片M,电感L1、L2、L3所组成,均属本专业人员显而易见技术,故不作详细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建华;胡贤郎;蒋文光,未经余建华;胡贤郎;蒋文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0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