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2142.2 | 申请日: | 199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3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夏晓东;刘卫东;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集团公司;青岛海信集团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H05B33/00 | 分类号: | H05B33/00;G02F1/01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小军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发光 显示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和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现有的电致发光显示器的种类很多,如交流粉末电致发光显示器、直流粉末电致发光显示器、交流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和直流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这些显示器在制造时,都需要在一块刚性的基板(如玻璃、硅片等)上制造,显示器的尺寸受基板尺寸的限制,而且不利于运输和安装。另外,这些显示器的制造工艺复杂,在制造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局部失效点或失效区域,往往会造成整块显示器报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基板尺寸限制的电致发光显示器,它在出现局部失效点或失效区域时,容易修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它的操作过程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电致发光显示器,包括若干显示带5,显示带5具有含电致发光材料的中间层1、附着在中间层1正面的透明电极2和附着在中间层1背面的若干电极3;中间层1和透明电极2都呈带状,透明电极2沿中间层1的纵向是连续的;电极3沿中间层1的纵向均匀分布,相邻的两个电极3之间都具有相等的间隙4;它的特殊之处是,各显示带5纵向平行排列,且在同一平面内,相邻的两条显示带5之间都具有相等的间隙6;各显示带5的透明电极2都在同一面,电极3都在另一面;在各显示带5的横向,相应的电极3对齐;备显示带5横向对齐的电极3由导电线7连接在一起。
电极3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电极3与透明电极2共同覆盖的中间层1的部分为象素,象素一般为圆形或正多边形。间隙4可以使同一条显示带5上的电极3之间相互绝缘,同时也有利于区分象素便于显示。间隙4中也可以填充绝缘材料,以提高电极3之间的绝缘效果。间隙6可以使不同的显示带5之间相互绝缘,特别是使不同显示带5上的透明电极2之间相互绝缘。在各显示带5的横向,相应的电极3对齐,主要是指在显示带5的横向,相应的电极3的对称线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该对称线与每一条显示带5纵向的对称线垂直。导电线7可以采用金属导线、导电涂料、斑马纸等,导电线7一般是沿电极3的对称线进行连接。导电线7与电极3的连接方法很多,如热压,将导电线7与电极3融合在一起;粘连,用一种导电胶体将导电线7与电极3粘接在一起。各条显示带5的两端可以固定在支撑架上,将其撑紧,也可以将各条显示带5附着在基板上。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是,间隙4与间隙6相等。
间隙4与间隙6相等,可以使整个显示器的象素分布均匀。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是,间隙4和间隙6小于显示象素高的1/2,大于显示象素高的1/100。
这种改进方案可以确保同一条显示带5上的电极3之间以及不同显示带5之间的相互绝缘,而且能够达到区分象素便于显示的目的。这里的象素高是指象素的高度或象素的直径。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是,显示带5正面透明电极2的条数是3或3的倍数,透明电极2相互平行,相邻的透明电极2之间具有相等的间隙8,间隙8与间隙6相等。
间隙8可以使同一条显示带5上的不同透明电极2之间相互绝缘。显示带5正面透明电极2的条数是3或3的倍数,可以使每一个象素中的三个透明电极2用于控制三基色(红、绿、蓝)的显示,达到显示彩色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是,中间层1、透明电极2和电极3都为柔性材料。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是,各显示带5的电极3的一面都附着在同一块基板上。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是,基板为柔性材料。
上述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它的特殊之处是,
a、按照所需的显示器的长度和宽度,确定显示带5的长度和条数;
b、将整条的显示带5裁制成步骤a中确定的长度和条数;
c、将步骤b中裁制好的显示带5一条条纵向平行排列,铺在同一个平面上,相邻两条显示带5之间都留有相等的间隙6,并使各条显示带5的透明电极2都在同一面,电极3都在另一面,在各显示带5的横向,使相应的电极3对齐;
d、在各显示带5之间横向对齐的每一排电极3都用导电线7连接在一起。
上述制造方法的一种改进方案是,在完成步骤d以后,将所有显示带5的电极3的一面附着在一整块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集团公司;青岛海信集团技术中心,未经海信集团公司;青岛海信集团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2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线制厚膜电路块无触点电喇叭
- 下一篇:数字视频信号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