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炼钢冷却、助熔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112573.8 申请日: 1999-11-24
公开(公告)号: CN1298028A 公开(公告)日: 2001-06-06
发明(设计)人: 侯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 侯德成
主分类号: C21C7/076 分类号: C21C7/076;C21C5/28
代理公司: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姜明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转炉 炼钢 冷却 熔剂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钢铁冶炼助剂,具体地说是一种转炉炼钢冷却、助熔剂。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为了造好渣,早化渣及控制适宜温度,需要加冷却、助熔剂。目前,有些炼钢企业是以轧钢铁鳞及块状铁矿(自然铁矿石或人造块矿)做为冷却、助熔剂。有炼钢企业是以废钢、石灰、萤石做冷却、助熔剂。

上述冷却助熔剂在转炉炼钢中所存在的不足是:

1、以散状铁鳞为冷却、助熔剂,质量较轻的散状铁鳞很容易被引风机带走,不但增加了材料的消耗也增加了除尘设备的负荷,最终造成除尘污泥增加。

2、以块状铁矿石为冷却助熔剂,由于块状铁矿石含铁量低,含氧化铁量低,且多为酸性矿,不但金属收得率低,还会使渣量增加,炉衬寿命降低,也起不到较好的助熔剂作用。

3、以废钢、石灰和萤石为冷却、助熔剂,使转炉炼钢不易精确命中终点温度。再者入炉铁水、废钢一般缺少精确计量,铁水、废钢配比不能科学控制,铁水中含硅量波动较大,吹炼过程缺少必要的、灵活的降温、调温条件,造成出钢后钢水温度波动大。经100炉钢包温度统计,平均温差20度、最高1718度、最低1611度、最大偏差107度,给工序间的衔接配合带来困难,钢温过高、过低将严重影响连铸钢产品的各种经济指标。同时,铁水中[Si]高[Mn]低,[Mn]/[Si]<0.3,中期炉渣返干严重,萤石耗量大、给操作、炉龄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还未有较理想的用于转炉炼钢的冷却助熔剂来代替现有的以矿石和废钢作原料的冷却助熔剂用于转炉炼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效果好、可完全克服现有技术冷却、助熔剂存在的不足的转炉炼钢冷却、助熔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是以轧钢工序的废弃物铁鳞(铁鳞是轧钢表面掉下的氧化皮)为原料,将铁鳞磨至适宜细度配入改性剂及粘结剂冷压而成球团块状即为本发明的冷却助熔剂,又名叫冷粘铁鳞球团矿。

轧钢铁鳞量一般为轧钢产量的1%-2%,以济钢为例,94年不完全统计产铁鳞1.53万吨。随轧钢产量增加,到96-97年予计产2万吨左右。多年来铁鳞仅做为烧结的辅助原料配入烧结料中而未被充分利用。

本发明的转炉炼钢冷却、助熔剂,原料包括铁鳞、炼钢污泥、粘结剂,各成份的重量配比为铁鳞70-90%、炼钢污泥5-25%、粘结剂1-5%。

各成份的优选配比为铁鳞80-85%、炼钢污泥12-20%、粘结剂4-5%。

各成份的最佳重量配比为铁鳞85%、炼钢污泥10%、粘结剂5%。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是用的粘结剂为泡花碱(硅酸钠),炼钢污泥为钢铁厂湿法除尘系统的回收沉淀物。

制作方法是将铁鳞经磨机粉碎至<32目,再按比例配入炼钢污泥、粘结剂混合均匀,最后压球成型即为成品。

炼钢污泥是指湿法烟尘净化系统回收的沉淀物。

本发明的转炉炼钢冷却、助熔剂,其物化性能:物理性能:外形尺寸较小,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比生石灰及萤石强度高),组织结构比球团矿疏松(易早化渣)能满足转炉炼钢的生产工艺要求。

化学性能:见表1转炉炼钢冷却、助熔剂及轧钢铁鳞和目前转炉用冷却、助熔剂化学成分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德成,未经侯德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25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