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机定尺剪切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112918.0 | 申请日: | 199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27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新;吕忠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志新;吕忠勋 |
主分类号: | B23D36/00 | 分类号: | B23D36/00;B23D15/00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机 剪切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机定尺剪切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尤其
是用在由板材给进机构,矫平机构和剪切机构所组成的平板机定尺剪
切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平板剪切机基本由这三部分构成。其中,板材给进机构是由两个
纵向相对的辊组成,当板材伸入到两辊之间时,两辊同时向内转动时
对板材产生的强大摩擦力即可使板材向一方向连续地给进,并将给进
的板材送入到矫平机构矫平,经矫平后的板材再送入剪切机按照规定
或预定的长度进行剪切。往往需剪切的板材要求定尺长度,如果在剪
切过程中剪切的板材尺寸相差很大或精度不高,对板材的计量即会产
生大的误差,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而目前用于该种平板机的剪切定尺控制方法和装置主要有光电、
人工手动和机械定尺这三种方法及装置。光电控制方法是采用光电测
试仪表直接测量板材的给进长度,然后将测定的数据反馈给控制装置
实现定长控制;人工手动控制方法是用手工划线或用行程开关控制。
上述两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虽能准确地测量出板材给进长度,但因板材
在给进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机械惯性,而这种惯性对定尺剪切精度会
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这两种方法不能很准确地控制定尺剪切精度。而
机械控制方法及装置虽能达到期望的定尺精度,但是该种结构相当复
杂,造价也相当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平板机定尺剪切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它
通过简单的装置就可解决动态板材准确测量和因机械惯性给板材定尺
剪切带来较大误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下述的方法及装置实现的。
一种平板机定尺剪切控制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a.首先准确地测量出板材从起始位置开始到板材给进行程中这段
动态区间的现有长度值;
b.将现有值的长度单位转换成连续的电脉冲信号,然后逐一进行
累加,且将累加出的动态现有值与预定值进行比较,当现有值与预定
值相差一个规定区间值时,可使板材给进机构分段逐级减速;当现有
值与预定值相等时,可使板材给进机构停机;
c.最后由剪切机对定尺后的板材进行剪切,并且由记数器统计数
量。
实现上述方法的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安装在矫平机构出口处的用于计量板材长度的测量组件,该
组件由与板材直接接触的测试触头和安装在触头上部的减震部件,以
及一个用于接受触头所测长度数据并将该数据转变成电脉冲信号的编
码器所组成;和一个用于接收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并将该信号的
累加值与预定值相比较后实现定长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器;及一个用以
接收控制器发出的指令并实现板材给进机构分段逐级减速的变频调速
器。
所述测量组件上的测试触头可限定一个随板材给进而旋转的转动
轮,转动轮的输出轴与编码器相接。
所述减震部件可由套筒式减震器或减震弹簧构成。
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板材给进过程中的随机值,并能消除因
机械惯性所造成的定尺剪切误差;同时,还可随意调整板材给进速度,
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对于板材预定长度可随机设定,以适应各种
行业或用户的需求。
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应用在具有连续给进的需定尺测
量的领域。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测量组件的外观结构部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测量组件1,该测量组件主要是用于
测量平板机给进的具体尺寸,然后将测量数据送入编码器2内,由编
码器2将测量出的长度单位转换成电脉冲信号送入可编程控制器4内。
程控器4还可以接收数据设定器3的电信号,然后再与编码器2送入
的脉冲信号的累加值与数据设定器3的预定值相差一个设定的值时,
程控器4即可对变频调速器5发出调速指令,使板材给进机构分段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志新;吕忠勋,未经宋志新;吕忠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2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显象管薄型荫罩
- 下一篇:室温下制备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纳米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