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状真菌传代培养包裹保存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3397.8 | 申请日: | 199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29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发明(设计)人: | 韩桂云;张成刚;葛英华;何兴元;田春杰;吴清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04 | 分类号: | C12N1/04;C12N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晨,周秀梅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状 真菌 传代 培养 包裹 保存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保藏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丝状真菌传代培养包裹保存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纯培养状态下的丝状真菌,分为形成孢子和不形成孢子两种类型。形成孢子的丝状真菌,其保藏方法也比较广泛,多达七种以上,而不形成孢子的丝状真菌(担子菌和子囊菌类等),其保藏方法就比较局限。常见比较好的保藏方法有:液氮保存方法、传代培养保存法、液体石腊覆盖保存法,其中液氮保存法往往受设备和维持经费的限制,以至于一般的研究和生产单位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无力开展该项保存工作;传代培养保存法,虽然简便易行,适合各类菌种和有培养微生物条件的单位均可保藏,但其不足的是,保存周期短,需设专人负责定期接种,则消耗原材料随保藏周期缩短而增大;液体石腊覆盖保存法,是变相的传代培养保存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存时间,不需要特殊装置,费用少,但矿物油的灭菌麻烦,操作中的污染也难免,况且,不是所有丝状真菌都适合该方法进行保藏,如菌根真菌用该方法保藏时,复苏情况就不是很好,成活率极低,因此,该方法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不需要增设特殊设备,原材料来源广泛,又简便易行、复苏效果好、应用广泛的丝状真菌传代培养包裹保存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培养菌种基质的分装量足够多而斜面小,然后置放、包裹保藏,具体按以下步骤操作:
前期处理:按常规方法培养菌种的基质制备,定量分装,蒸汽灭菌;所述定量分装量为20×2cm试管15~18ml,18×1.8cm试管12~15ml,试管15×1.5cm试管5~10ml;
制斜面接种:制成小斜面,然后按常规方法接种;所述小斜面的斜度范围:20×20cm试管为2~6cm,18×1.8cm试管为2~4cm,15×1.5cm试管为2~3cm。
温度控制:将接好的斜面菌种按常规方法进行恒温培养,将培养好的斜面菌种移置至室温放置3~10天;
包装:将纸、聚炳烯膜蒸汽灭菌后,先用纸包裹紧培养好的斜面菌种,再用聚炳烯膜包严扎紧;
保藏:将包扎好的菌种置于室温或温度T为0>T≤10℃的冰箱内保存。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成本低。本发明不需增设任何新的设备,且培养好的菌种的保藏材料如包裹纸,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购置,否则可从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工作系统的废物回收利用中搜集而来;另外,接种时间间隔长,以本发明2年接种一次与常规的半年接种一次比,其经济效益是原来的3倍。
2.简便易行,工作效率高。本发明操作简单;不需特殊培养;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还减少了传代次数,以达到尽量不改变菌种性状之目的,菌种保存时间由原来的半年延长至1.5年或2年以上。
3.复苏效果好,应用范围广。经本发明保藏的菌种,转接后其复苏和生长情况与以往用常规保藏方法保存的菌种复苏和生长情况一致,本发明可应用于所有微生物菌种的保藏,特别是丝状真菌。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培养菌种基质的分装量足够多而斜面小,然后置放、包裹保藏,具体按以下步骤操作:
1.前期处理:按常规方法培养菌种的基质制备,定量分装,蒸汽灭菌;所述定量分装量为20×2cm试管15~18ml,18×1.8cm试管12~15ml,试管15×1.5cm试管5~10ml;
2.制斜面接种:制成小斜面,然后按常规方法接种;所述小斜面的斜度范围:20×2cm试管为2~6cm,18×1.8cm试管为2~4cm,15×1.5cm试管为2~3cm
3.温度控制:将接好的斜面菌种按常规方法进行恒温培养,将培养好的斜面菌种移置至室温放置3~10天;
4.包装:将纸、聚炳烯膜蒸汽灭菌后,先用纸包裹紧培养好的斜面菌种,再用聚炳烯膜包严扎紧;
5.保藏:将包扎好的菌种置于室温或温度T为0>T≤10℃的冰箱内保存。
在定量分装上,如果量装的多,污染机会就多,如果量装的少,基质干的快,所以定量分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不同于以往每3、4个月一接种使用大约的量分装的情况,以18×1.8cm试管为例,分装量从10ml调整到15ml;
关于斜面制作上,掌握以小斜面为原则,斜面太大菌丝体的表面积就大,干的快,尤其在上部;但斜面不能太小,太小会限制菌丝体生长,所以斜面斜度范围从5~6cm(以18×1.8试管为例)调整到2~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3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乙烯溶剂中提高马来酸酐溶解度的方法
- 下一篇: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