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酸气相催化脱水制备高纯一氧化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3399.4 | 申请日: | 199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295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才;刘菁;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18 | 分类号: | C01B3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酸 催化 脱水 制备 高纯 一氧化碳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甲酸气相催化脱水制备高纯CO的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将甲酸加热汽化后在300℃通过催化剂脱水而生成CO,所得CO气体的纯度大于99.5%,甲酸的转化率大于95%。
随着碳一化学的发展,以CO为基础的有机合成日益引人注目。例如,甲醇氧化羰化合成草酸二甲酯,烯丙基氧化物或氯化苄羰化制备丁烯酸或苯乙烯,烯烃氢酯化合成各种有机酸(酯)以及卤化羰化合成相应的酮醇等。因此如何方便经济的获得高纯CO气体(大于99.5%)以满足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的需要,是碳一化学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实验室获取CO的方法常采用甲酸液相脱水法,即将甲酸滴入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浓硫酸中脱水而生成CO,这种方法产生大量废酸,甲醇的利用率低,而且存在设备腐蚀问题。文献报道甲酸气相通过Cu/ZnO催化剂或JM固体催化剂制备高纯CO的方法,但该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成本及甲酸转化率还存在问题。(Encyclopo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Volume 4,782-783;T,Guezalsk;et al.,J.catal.1980,63(1),94-101)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酸气相催化脱水法,该法所用催化剂制备简单,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甲酸利用率高,转化率大于95%,CO的纯度高,大于99.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酸气相催化脱水制备高纯一氧化碳的方法,为甲酸气相催化脱水反应其特征在于:(1).采用一种酸性负载型的催化剂,催化剂载体为陶瓷环、活性碳、Al2O3、ZrO2、MgO之一种,将载体浸渍于硫酸或硫酸盐溶液中、烘干、焙烧即成催化剂;
制备条件如下:溶液浓度:20-98%
浸渍时间:2-8h
烘干温度:80-100℃
烘干时间:2-4h
焙烧温度:300-500℃
焙烧时间:2-4h
(2).使甲酸气相通过催化剂;
反应条件如下:温度:150-350℃
空速:0.1-1.0h-1。
本发明的合成高纯CO的主反应为:
副反应为:
上述合成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300-350℃,最佳空速为0.40-0.71h-1,空速=甲酸的质量/催化剂的质量时间(h-1)。
催化剂载体最好是陶瓷环、活性碳、Al2O3,浸渍液为硫酸。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例1 酸性氧化铝催化剂的制备将Al2O3载体(颗粒大小:直径3-4mm,堆密度:0.96Kg/l)浸渍于硫酸溶液中,硫酸浓度98%,浸渍时间8h,在100℃烘干3h,400℃下焙烧3h即成酸性氧化铝催化剂。
实例2 酸性活性炭催化剂的制备
将活性炭(5-10目,堆密度:0.5-0.6Kg/l)载体浸渍于硫酸溶液中,硫酸浓度98%,浸渍时间8h,在100℃烘干3h,4000℃下焙烧3h即成酸性活性炭催化剂。
实例3甲酸气相合成高纯CO反应
甲酸以一定的量汽化(在甲酸汽化的同时不断滴加甲酸,甲酸的滴加速度相当甲酸的汽化速度),其蒸汽经过酸性氧化铝催化剂分解后,通过冷凝管,冷凝反应生成的水及未反应的甲酸,气体经过除CO2等酸性物及干燥后,由转子流量计计量后收集。
实例4甲酸的分解温度对甲酸转化率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3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装置
- 下一篇:生产丙烯腈的流化床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