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护具外壳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3839.2 | 申请日: | 199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280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辉明 |
主分类号: | A63B7/08 | 分类号: | A63B7/08;B29C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护具 外壳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运动护具,特别涉及一种运动护具外壳的制作方法。
目前,传统的运动护具上的保护罩即外壳是以塑胶射出成型或吹塑成型,其设计由简单至复杂不等,但塑胶射出成型或吹塑成型存在着下列缺点:
1、模具开模时间长。
2、模具费用高。
3、模具修改不易,只能就细部修改,无法就结构方面进行修改,如外观、尺寸、弧度、厚度等。
4、有一部份运动护具用板材印刷后裁断成型,只能制成简单的弧面造型,在功能与美观方面均有不足。
鉴于上述传统的运动护具外壳在制造上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运动护具外壳的制作方法,其外壳能制成具有缓冲效果的凹凸面形状,利用印刷技术使其表面具有立体图案。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运动护具外壳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各种石化材料(如聚乙烯类PE(聚乙烯)板、PP(聚丙烯)板、PC(聚碳酸酯)、PS(聚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等板材),或者合成纤维板材(如碳纤维板、尼龙板)表面先经化学清洁处理;将所需的图案以印刷方法印刷在上述材料上;再根据材料的特性与厚薄及图案复杂程度进行加热处理,使其材质软性;然后放在模具内配合压铸成型(所用的模具具有所需的凹凸面图案造型和合乎人体工学要求的弧度造型);将成型后的材料裁冲出所需的形状,仍放在模具内并置于烘箱内,经加温后冷却定型,形成合乎人体工学要求的弧度造型的运动护具外壳。藉此处理过程,制成具有立体缓冲凹凸面形状,并具有立体图案的运动护具外壳。
上述运动护具外壳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处理过程系再根据材料的特性与厚薄及图案复杂程度进行加热处理,使其材质软化,然后放在具有所需凹凸图案造型和合符人体工学要求的弧度造型的模具内配合压铸成型,经加温软化后冷却定型等三步合成为一次完成,更可降低成本。
由本发明制成的运动护具外壳不仅具有良好的缓冲及削减外来冲击力的效果,而且具有防护功能与美观兼顾的优点;其模具制作简单,大幅度缩减了开发时间与费用;不但外观、款式可达到甚至超过一般射出及吹塑成型外壳的效果,而且可以制作更复杂的图案,其弧面造型精确,合乎人体工学的要求;可达防护、舒适及美观的功能,且能随时依客户的需求,在极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具有不同的外观、尺寸、弧度与厚度的产品,产品多样化,极具市场竞争力。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一种运动护具外壳的制作方法,它是利用各种石化材料和合成纤维材料(石化材料例如PE板、PP板、PC、PS、ABS等板材,合成纤维材料例如碳纤维板、尼龙板等材料)制作运动护具外壳,其制作方法和流程如下:
1、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材料如PE板,表面经化学清洁处理。
2、将所需的图案、商标标识采用印刷方法,印刷在经处理过的待印材料上。
3、将处理后的半成品材料置于烘箱中,根据材料的特性与厚薄及图案的复杂程度进行加热处理,使其材质软化。
4、将软化后的材料放在模具(所用的模具具有所需的凹凸图案造型和合符人体工学要求的弧度造型)内进行压铸成型,完成初步的凹凸面图案造型,其处理时间与温度依材料的特性、厚薄以及凹凸面图案的复杂程度而设定。
5、将成型后的材料经冲床裁冲出所需的形状。
6、将裁冲好的外壳置放于烘箱内,进行加温,待外壳软化后取出,经冷却定型,藉此处理过程,制成具有立体缓冲凹凸面形状,并具有立体图案的运动护具外壳。
本发明利用不同厚度或硬度的石化材料、合成纤维材料经表面处理,印刷、裁断、成型后,形成具有一个或多个立体缓冲的凹凸面形状,并具有立体图案的运动护具外壳。该立体缓冲凹凸面形状可为块状或条状,或者任何不规则形状。该外壳用于运动护具上,能极大地缓冲和平均分散及削减外力对运动员胫骨部位的冲击,能有效地保护运动员的肌体,使运动员降低受伤机率。
本发明所用的铸压模具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硬度、不同厚度的板材,藉此处理过程,制成产品,能完全合乎于人体工学的要求,并具有更佳的耐冲击性能。而一般塑胶射出成型或吹塑成型系采用射出级物料,其韧性较板料略差。
本发明所需模具的制造费用及开模时间较传统的塑胶射出成型或吹塑成型,可成倍降低成本及开发时间,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辉明,未经张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3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