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9114012.5 | 申请日: | 199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6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宋达华;金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达华 |
主分类号: | B21K5/00 | 分类号: | B21K5/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钳类 手工 工具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到由中、高碳素钢制造的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
由中、高碳素钢制造的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如断线钳的刀体、刀体的压板、拉马的拉脚等,多年来其传统的加工工艺为:首先将原料棒加热,然后模锻成形坯,再切边模切飞边,接着经退火冷却后,拿到钻床去钻孔,钻完孔后再将其淬火以达到一定硬度后才制成所需的坯体。该工艺在切边模切飞边后,须经退火、钻孔、淬火三道工序才能加工成所需的坯体,工艺较复杂,工序所需的时间也较长;而且由于工厂一般都是大批量进行生产,零件周转的工序一拉长,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提高生产效率的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为:首先将原料棒加热,然后模锻成形坯,再切边模切飞边;在切边模切飞边后,采用红冲成孔技术,即直接红冲成孔,冲孔后再对其进行吹风冷却,即制成所需的坯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缩短了整套工艺所需的时间,特别是对大批量生产而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三、节省了原来退火、淬火所需的电费、钻孔所用钻头的损耗费等多种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四、由于零件统一由模具冲裁成孔,进一步提高了孔径尺寸和孔位置尺寸的合格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由图1与图2比较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加工工艺比现有技术的加工工艺省去了退火、钻孔、淬火三道工序,而直接采用红冲成孔技术,这样以吨计的坯体材料将不再来回搬运,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搬运成本;原来退火、淬火的电费、材料费、钻头损耗费等将不再发生,缩短了零件的制造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并且红冲成孔后700℃以上的坯体零件经风冷却后,其硬度仍能符合设计的技术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达华,未经宋达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40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拉伸薄板成形件的压机的液压深拉伸装置
- 下一篇:多倍率便携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