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橡胶软模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4708.1 | 申请日: | 199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266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培蕾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纪纲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橡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模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以橡胶为原料对工艺形体完整复制的软模的制备方法。
目前,市面上复制、生产工艺形体的模具一般是采用石膏模、玻璃钢模或浇注橡胶模,石膏模虽然成本低和复制速度快,但极易破裂,而且粗糙;玻璃钢模虽然光滑、坚硬,却只能复制造型较为简单,而且表面弯曲角度必须大于九十度的复制品,还必须在复制品上涂几层脱模剂方可取出模具。为此有关技术人员研究用天然橡胶制作成软模,在专利CN1180609A中公开一种“弹性橡胶模具制造方法”,它是在天然橡胶中加入氧化锌、氧化镁、硫磺、促进剂Cz和防老剂丁混合搅拌而成,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克服上述的不足,但成本仍然过高,存在着短期内易变形、因质地太软而很容易被附着物撕裂造成使用寿命短的缺陷,而且该方法还必须经烘干、硫化等高温处理过程,这势必采用大中型设备,增加了制造成本,成型后还须用丙酮进行清洗,加工时间长,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不适用于经不住高温的塑料制品或木制品的软模制作。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抗压抗拉强度高和内壁光滑的天然橡胶软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是将天然橡胶与橡胶辅助剂完全混合搅拌均匀后,均匀地涂抹或喷在复制品上,待干后取下即成,天然橡胶与橡胶辅助剂的重量比为6∶1或12∶1,其中橡胶辅助剂是按如下的步骤配制而成的:
(1)将促进剂DM、促进剂TMTD、氧化锌、防老剂AW、硫磺和蒸镏水混合,进行磨细搅拌均匀而组成第一混合物;
(2)将干酪素、氨水和蒸镏水搅拌均匀而组成第二混合物;
(3)将氢氧化钾和蒸镏水搅拌溶解而组成第三混合物;
(4)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后,再与第三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从而制成橡胶辅助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无需大、中型设备,只需喷枪、小型空压机和磨浆机等,手工操作即可;
2.不受气温影响,自身稳定性强,软模内壁光滑,即有弹性又有硬度,具有良好的抗扯断、抗拉伸、抗撕裂、耐磨耗、耐曲挠和耐疲劳等特点;
3.不使用脱模剂,同样保证工艺复制品形体完整,线条流畅,纹理清晰,不粘模具;
4.省去了烘干、硫化等高温处理过程,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制作;
5.由于不使用脱模剂,因此制成的软模不需用丙酮清洗;
6.对小于九十度的夹角制品也能复制,特别是对附着性特强的玻璃钢制品效果更佳。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是将天然橡胶与橡胶辅助剂完全混合搅拌均匀后,均匀地涂抹或喷在复制品上,待干后取下即成,天然橡胶与橡胶辅助剂的重量比是这样的:在冬、秋两季,其重量比为6∶1;在春、夏两季,其重量比为12∶1,其中橡胶辅助剂是按如下的步骤配制而成的:
(1)将促进剂DM、促进剂TMTD、氧化锌、防老剂AW、硫磺和蒸镏水混合,进行磨细搅拌均匀而组成第一混合物,其中的促进剂DM、促进剂TMTD、氧化锌、防老剂AW、硫磺和蒸镏水按重量以2∶2∶3∶2∶2∶12的比例进行混合。
(2)将干酪素、氨水和蒸镏水搅拌均匀而组成第二混合物,其中的干酪素、氨水和蒸镏水按重量以2∶1∶20的比例进行混合,参入干酪素和氨水的目的是提高软模的PH值,稳定软模的抗扯断、易剥离和抗撕裂的良好特性。
(3)将氢氧化钾和蒸镏水搅拌溶解而组成第三混合物,其中的氢氧化钾和蒸镏水按重量以1∶1的比例进行混合。
(4)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后,再与第三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从而制成橡胶辅助剂;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第三混合物按重量以115∶20∶8的比例进行混合。
天然橡胶与橡胶辅助剂完全混合后均匀涂抹或喷在复制品上的遍数为10~30。在一遍涂抹或喷浆后,待浆料干后才涂抹或喷浆下一遍,并根据成品厚薄的需要来决定涂抹或喷浆的遍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培蕾,未经李培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4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