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成药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5088.0 | 申请日: | 199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285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国山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蔚 |
地址: | 35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结肠炎 中成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结肠炎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结肠炎的中成药。
结肠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它包括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症等,其中慢性结肠炎是一种顽疾,目前,国内外均只能对症治疗,虽治疗的药物品种很多,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效果较好的主要有西药洛派丁胺、柳氮磺砒啶片等,大多数药物只能暂时稳定病情,缓解症状,而且副作用大、疗程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程短、能从本质上治愈结肠炎的药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配方及剂量为:雪胆5-12份、儿茶40-100份、甘草20-40份、黄连20-40份、元胡20-40份。
上述药物的优选配方剂量为:雪胆7-10份、儿茶60-80份、甘草2040份、元胡20-40份。
上述药物的最佳配方剂量为:雪胆9份、儿茶60份、甘草30份、黄连30份、元胡30份。
上述药物的制作方法为:先按重量配比取雪胆、甘草、黄连、元胡清洗后,置于烘箱内在80-100℃的温度下间隙干燥、消毒两次,每次210-230分钟,然后加工粉碎,再与相应重量份数的儿茶粉混合,过100目筛后,制成散剂或胶囊。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可从本质上治愈结肠炎;(2)疗程短,见效快;(3)无任何副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取雪胆0.6千克、甘草1.2千克、黄连1.2千克、元胡1.2千克洗净后,置于90℃的烘箱内进行干燥、消毒220分钟之后,关断烘箱电源让其自然冷却到室温,再开启电源继续在90℃的烘箱内进行干燥、消毒220分钟后取出,加工粉碎成细粉,再与2.5千克的儿茶粉混合过100目的筛后,装入包装袋,每袋6克,即得治疗结肠炎散剂;或装人胶囊,每个胶囊装0.5克,即得治疗结肠炎胶囊。
实施例二:取雪胆0.9千克、甘草3千克、黄连3千、元胡3千克洗净后,置于90℃的烘箱内进行干燥、消毒220分钟之后,关断烘箱电源让其自然冷却到室温,再开启电源继续在90℃的烘箱内进行干燥、消毒220分钟后取出,加工粉碎成细粉,再与6千克的儿茶粉混合过100目的筛后,装入包装袋,每袋6克,即得治疗结肠炎散剂;或袋入胶囊,每个胶囊装0.5克,即得治疗结肠炎胶囊。
本发明的治疗结肠炎中成药的配方根据结肠炎多因湿热下迫大肠损伤阴络,或湿热蕴结大肠,郁久化热,通血妄血之缘故,故以清化湿热、凉血止血之法,选用苦寒燥湿、清热泻炎、具解毒收敛之功的雪胆、黄连以清利大肠湿热,以儿茶敛溃愈疡止血为主药,辅以元胡镇痛,甘草健脾,诸药和合成方,可达到清热止血、敛溃愈疡、镇痛健脾之功效,从而可从根本上治愈结肠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国山,未经郑国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50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疤痕烧伤烫伤药
- 下一篇:电线保护皮的剥离工具及其远距离剥离方法